夏枯草黄酮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雄性SPF 级SD 大鼠(7~8 周龄,体质量(240±20)g),购自北京唯尚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为 SCXK(京)2018-0044,动物质量合格证号为 ZS-2020-0617,大鼠饲养于通风良好的实验室普通清洁环境(温度22~25 ℃,相对湿度50% ~ 70%),所有大鼠均可自由获得食物和水,适应性饲养 1周。本研究经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 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 夏枯草黄酮(原料药,纯度为99.95%,批号为 C1078-19)购自陕西天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夏枯草黄酮和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6.125,12.250,24.500 mg/kg 的混悬液;RhoA 通路抑制剂(Y-276BMN 67332)(批号为S1541)购自美国 Selleck

公司;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批号为 SYIN- 0278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批号为 SYIN-02187)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双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 木精-伊 红 (HE)染 色试剂盒 (批 号为C0105M)、一步法原位末端标记(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批号为 C1086)、4′,6-二脒基-2-苯基吲哚
(DAPI)染色液(批号为 C95173)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 抗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批 号 为 ab184787)、RhoA (批 号 为 ab189494)、ROCK(批号为ab210498)、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批号为ab201796)单克隆抗体、山羊抗兔二抗(批号为ab150077)购自英国abcam 公司;电子压痛仪(型号为 YLS-3E)购自天津诺雷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足底热测痛仪(型号为 BW-Plantar390)购自美国IITC 公司;酶标仪(型号为 HBS-1096A)购自深圳市良谊实验室仪器有限公司;荧光显微镜(型号为DM2500)购自德国 LEICA 公司;凝胶成像系统(型号为 Gel-Doc)购自美国Bio-Rad公司。
1.2 方法
1.2.1 模型构建 参照文献[7]的方法进行造模,随机选取60只大鼠,3%戊巴比妥钠腹部麻醉,仰卧位固定,无菌条件下,眼科剪沿右后膝关节前侧纵向切开皮 肤组织,暴露关节腔,切断前交叉副韧带、内侧副韧带, 摘除内侧半月板,操作过程中避免软骨损伤。另取12只大鼠仅剪开皮肤暴露关节腔,作为假手术组。手术完成后,消毒并对关节囊和皮肤进行缝合,之后放于笼中,自由活动。术后每只大鼠肌内注射40万单位青霉素,1 次/d,连 续 3 d,预 防关节感染。 关节炎指数
(ArthritisIndex,AI)评分≥4分,则视为造模成功[8],本次实验中所有 OA 模型均构建成功。
1.2.2 分组及给药 造模1周后,OA 大鼠随机分为 OA 组、夏枯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Y-27632 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和 OA 组大鼠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夏 枯 草 黄 酮 低、中、高 剂 量 组 分 别 给 予6.125, 12.250,24.500 mg/kg 夏枯草黄酮灌胃[9],Y-27632组给5mg/kg的 Y-27632灌胃[10],各组灌胃体积均是 10 mL/kg,1次/d,连续8周。PD0325901
1.2.3 大鼠压痛阈值、热痛阈值检测 末次给药后 24h,大鼠用圆桶固定,电子压痛仪扁型头压向大鼠患侧后足背,大鼠鸣叫或挣扎时的压力值即为压痛阈值。大鼠置于透明有机玻璃箱内,足底热测痛仪置于大鼠患侧足底中央,打开仪器计时,大鼠鸣叫或抬腿回避时所用时间即为热痛阈值,测定时间不超过20s,温度不超过30 ℃。压痛阈值、热痛阈值每只大鼠均测量 3次,取平均值。
1.2.4 组织取材及保存 3%戊巴比妥钠腹部麻醉大鼠,腹 主动脉取血,离 心,收 集上清至新离心管中,
-80 ℃保存。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无菌条件下取大鼠右侧膝关节股骨髁关节,固 定于 4% 多聚甲醛中24h,10%乙二胺四乙酸脱钙液脱钙 8 周,脱钙完成后,弃脱钙液,清水漂洗3h。切出股骨髁关节软骨,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组织包埋;另一部分保存于-80 ℃ 冰箱,用于后续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
1.2.5 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 TNF-α及IL-1β水平
ELISA试剂盒对大鼠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进行检测,实验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2.6 HE 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软骨形态变化 全自动切片机对石蜡标本进行4μm 切片,HE 染色试剂盒染色,透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关节软骨形态变 化 。 每 张 切 片 随 机 选 取 5 个 视 野 拍 照 , 参 照Mankin’s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标准[11],根据大鼠软骨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对大鼠进行评分,Mankin’s评分越高表示软骨组织病理损伤越严重。
1.2.7 TUNEL法检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情况 全自动切片机对石蜡组织进行4μm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不含DNA 酶的蛋白酶K 工作液处理15min,PBS漂洗,加入 TUNEL 反应液,PBS 配置的3% 过氧化氢溶液中 37 ℃孵育20 min,PBS 漂洗,加50μL TUNEL 检测液
(绿色),DAPI染核,37 ℃遮光孵育60 min;PBS 漂洗,
抗荧光淬灭封片液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随机选取5个视野,计数凋亡细胞,取平均值。
1.2.8 蛋 白 免 疫 印 迹 法 检 测 大 鼠 软 骨 组 织 中 Caspase-3、RhoA、ROCK 蛋白表达 取-80 ℃ 冰箱中保 存 的 大 鼠 软 骨 组 织,研 磨 成 粉,装 至 预 冷 的1.5 mL离心管中,加入蛋白裂解液,冰上裂解30 min, 4 ℃,15000r/min离心15 min,转移上清液至新离心管中,BCA 蛋白试剂盒Navitoclax检测蛋白浓度。之后进行凝胶电泳,电 泳 结 束 后,转 膜,封 闭,分 别 加 入 兔 抗 鼠Caspase-3、RhoA、ROCK、GAPDH 一抗稀释液(均是1∶500 稀释),4 ℃孵育过夜,TBST 洗膜,加入山羊抗兔二抗稀释液(1∶1000稀释),室温孵育1h,TBST 洗膜。蛋白凝胶成像系统成像,ImageProPlus6.0 图像软件分析蛋白条带灰度值。

夏枯草黄酮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

2.1 各组大鼠压痛阈值及热痛阈值比较
与假手术组比较,OA 组大鼠压痛阈值、热痛阈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OA 组比较,夏枯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压痛阈值、热痛阈 值显著升高,随着夏枯草黄酮剂量的增加,压痛阈值、热痛阈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和 Y-27632 组大鼠压痛阈值、热痛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OA 组大鼠血清 TNF-α及IL-1β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OA组比较,夏枯草黄酮低、Ipatasertib IC50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 TNF-α 及IL-1β水平显著降低,随着夏枯草黄酮剂量的增加,血清 TNF-α及IL-1β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和 Y-27632 组大鼠血清 TNF-α及IL-1β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各组大鼠骨关节软骨形态比较
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软骨结构清晰,排列规整,表层光滑无缺损,各层细胞排列整齐,分布均匀;OA 组大鼠关节软骨表层粗糙且不完整,软骨纤维化明显,细胞排列紊乱;夏枯草黄酮各剂量组、Y-27632组大鼠表层缺损程度显著轻于 OA 组,表层细胞结构正常,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细胞排列紊乱现象,随着夏枯草黄酮浓度 的增加,软骨损伤逐渐减轻;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与Y-27632 组两组间大鼠骨关节软骨形态差异不明显,见图1。
与假手术组比较,OA 组大鼠 Mankin’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 OA 组比较,夏枯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 Mankin’s评分显著降低,随着夏枯草黄酮剂量的增加,Mankin’s评分逐渐降低(P<0.05);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和 Y-27632 组大鼠 Manki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大鼠 Mankin’s评分比较(x±s,n=12)组别 Mankin’s评分/分假手术组 0.56±0.17
OA 组 9.23±2.151)
夏枯草黄酮低剂量组 7.35±1.942)
夏枯草黄酮中剂量组 5.42±1.782)3)
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 3.11±1.202)3)4)
Y-27632组 3.25±1.242)3)4)
注:1)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2)与 OA 组比较,P<0.05; 3)与夏枯草黄酮低剂量组比较,P<0.05;4)与夏枯草黄酮中剂量组比较,P<0.05。
2.4 各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数及软骨组织 Caspase-3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OA 确认细节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数及软骨组织 Caspase-3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OA 组比较,夏枯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数及软骨组织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随着夏枯草黄酮剂量的增加,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数及软骨组织 Caspase-3 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和 Y-27632 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数及软骨组织 Caspase-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及图2-图3。

表4 各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数及软骨组织 Caspase-3蛋白表达比较(x±s,n=12)
组别 细胞凋亡数/个 Caspase-3/GAPDH
假手术组 12.34±2.18 0.26±0.04
OA 组 54.85±4.721) 0.83±0.091)
夏枯草黄酮低剂量组 42.76±3.942) 0.69±0.072)
夏枯草黄酮中剂量组 31.52±3.692)3) 0.52±0.042)3)
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 15.93±3.112)3)4) 0.33±0.052)3)4)
Y-27632组 17.86±3.142)3)4) 0.31±0.042)3)4)
注:1)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2)与 OA 组比较,P<0.05; 3)与夏枯草黄酮低剂量组比较,P<0.05;4)与夏枯草黄酮中剂量组比较,P<0.05。
2.5 各组大鼠软骨组织 RhoA/ROCK 通路蛋白表达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OA 组大鼠软骨组织 RhoA、ROCK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OA 组比较,夏枯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软骨组织 RhoA 及 ROCK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随着夏枯草黄酮剂量的增加,RhoA 及 ROCK 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和 Y-27632组大鼠软骨组织 RhoA 及 ROCK 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27632
组别 RhoA/GAPDH ROCK/GAPDH
假手术组 0.31±0.03 0.42±0.05
OA 组 0.87±0.071) 0.95±0.091)
夏枯草黄酮低剂量组 0.69±0.062) 0.73±0.072)
夏枯草黄酮中剂量组 0.45±0.042)3) 0.65±0.062)3)
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 0.36±0.052)3)4) 0.46±0.052)3)4)
Y-27632组 0.38±0.042)3)4) 0.48±0.042)3)4)
注:1)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2)与 OA 组比较,P<0.05; 3)与夏枯草黄酮低剂量组比较,P<0.05;4)与夏枯草黄酮中剂量组比较,P<0.05。

夏枯草黄酮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夏枯草黄酮对骨关节炎(OA)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及 Ras 同源基因家族成员 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切断大鼠前交叉副韧带、内侧副韧带,摘除内侧半月板构建 OA 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 OA 组、夏枯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和 RhoA 通路抑制剂(Y-27632)组;另取12GDC-0068体外只大鼠仅剪开皮肤暴露关节腔,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 OA 组 大 鼠 均 给 予 生 理 盐 水 灌 胃,夏 枯 草 黄 酮 低、中、高 剂 量 组 分 别 给 予 6.125,12.250, 24.500 mg/kg夏枯草黄酮灌胃,Y-27632组给5 mg/kg 的 Y-27632 灌胃;1 次/d,连续8 周。末次给药后24h,检测大鼠压痛阈值、热痛阈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 平,苏 木精-伊 红 (HE)染 色法观察大鼠关节软骨形态,一 步法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软骨组织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 RhoA/ROCK 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软骨结构清晰,排列规整,表层光滑无缺损,各层LY2835219采购细胞分布均匀;OA 组大鼠关节软骨表层粗糙且不完整,纤维化明显,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夏枯草黄酮各剂量组、Y-27632 组大鼠表层结构相对正常,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细胞紊乱现象;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与 Y-27632 组两组间大鼠骨关节软骨形态差异不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OA 组大鼠压痛阈值及热痛阈值显著降低,Mankin’s评分、血清 TNF-α 及IL-1β 水平、软骨细胞凋亡数、软骨组织 Caspase-3、RhoA、ROCK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 OA 组比较,夏枯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压痛阈值及热痛阈值显著升高,Mankin’s评分、血清 TNF-α 及IL-1β水平、软骨细胞凋亡数、软骨组织 Caspase-3、RhoA、ROCKEPZ-6438分子量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呈现夏枯草黄酮剂量依赖性(P<0.05);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和 Y-27632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黄酮通过抑制 OA 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改善大鼠关节软骨损伤,可能与抑制 RhoA/ROCK 信号通路有关。

吸烟对肺癌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吸烟对肺癌患者下呼吸道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176例肺癌患者,依据研究对象吸烟与否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每组各88人。两组患者均予以痰液采集培养,运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下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测定,并针Panobinostat浓度对两组结果予以比较。结果:吸烟组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Navitoclax生产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高于未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菌株检出率均低于未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炎克雷伯杆菌中,吸烟组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耐药性高于未吸烟组,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埃希菌中,吸烟组头孢唑林与庆大霉素耐药性高于未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吸烟组氨苄西林舒巴坦与红霉素耐药性高于未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ABT199意义(P<0.05);在铜绿假单孢菌中,两组耐药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会改变肺癌患者下呼吸道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使致病菌增加并增强其耐药性。

miR-37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miR-37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以及升高A549细胞中miREPZ 6438-372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111例,qRT-PCR术检测NSCLC和癌旁组织中miR-372表达,培养A549细胞,并分别M组、NC组和N组,分别转染miR-372模拟序列、阴性对照物及不作处理,qRT-PCR术检测细胞中miR-372表达,利用CCK-8实验、Annexin V-FITC/PI染色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力。结果 NSCLC和癌旁组织中miR-372表达量分别为(0.31±0.10)和(1.0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31,P<0.001);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miR-372表达量明显低于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和未发生淋巴结(P <0.05);M组细胞中miR-372表达量高于NC组和N组(P <0.05),24、48、72和96h时细胞OD值低于NC组和N组(P Rapamycin分子式<0.05),细胞凋亡率高于NC组和N组(P <0.05),侵袭细胞数低于NC组和N组(P <0.05)。结论 miR-372在NSCLC组织中呈低表达,升高A549细胞中miR-372表LY2835219达可抑制细胞增殖并加速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侵袭力。

围术期应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免疫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免疫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宜宾市中医医院普外科住院性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selleck抑制剂酰胺注射液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术前1天及术后7天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浆内毒素(ET)、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的水平;细胞免疫功能:CD4~+、CD8~+和CD4~+/CD8~+水平;体液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免Alpelisib分子量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术后7天,观察组ET、D-乳酸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Navitoclax IC50察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免疫营养治疗能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EGF、EGFR、HER2表达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表皮生长因子(EGF)、EGF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市东丽医院经病理确诊的249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HP阳性与阴性患者资料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HP感染程度与肿瘤和淋巴结中EGF、EGFR、HER2蛋白表达相关性。结果 全部患者中HP阳性104例(41.76%),HP阴性145例(58.24%)。HP阳性和阴性患者一般资Alpelisib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05)。HP感染程度MK-1775供应商与胃癌患者EGF、EGFR、HER2表达无相关性(均P >0.05)。肿瘤组织中的HER2表达与EGF(r=-0.683)、EGFR(r =0.461)、局部淋巴结中HER2表达(r =0.734)中度相关。而EGF在肿瘤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均与EGFR水平相关。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LY2835219 MW与胃癌组织中EGF、EGFR、HER2表达无相关性。

肿瘤患者临终心理护理措施探索

肿瘤属于一种治疗难度大、病程发展较为复杂的疾病确认细节。目前,我国很多肿瘤的治疗效果正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通过治疗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甚至部分患者可能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但是,由于多数肿瘤患此网站者发现较晚,治疗不够及时,到发现时往往已经全身转移,因此,临床上仍然有很多患者需要面对死亡,患者在临终阶段往往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探究对临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式,对于改善患者及BMN 673使用方法其家属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和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和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Y-27632价格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8月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莱钢医院收治的107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黏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亚型(VEGF A/VEGF B/VEGF C)水平MK-1775配制、生活质量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4.1%vs. 60.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亚型、黏蛋白1水平、卡氏功能(KP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 A、VEGF B、VEGF C及黏蛋白1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同时,研究组患者各VEGF亚型及黏蛋白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GDC-0068 IC50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0.8%vs. 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能手术的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采用多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紫杉醇+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VEGF水平,延缓疾病进展,且不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对患者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75),研究组行改良根治术,术前、术后联合化疗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标准根治手术,随访1~3年,比较两组复发、死亡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3年随访局部及腋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6.7%、2MK-1775浓度.7%,远处转移率为10.7%,3年生存率为92%,与对照组比较(6%、3%、1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Selleck Panobinostat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对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疗效与乳腺癌标准根治术相当,而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ABT-199 NMR面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