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夏枯草黄酮对骨关节炎(OA)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及 Ras 同源基因家族成员 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切断大鼠前交叉副韧带、内侧副韧带,摘除内侧半月板构建 OA 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 OA 组、夏枯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和 RhoA 通路抑制剂(Y-27632)组;另取12GDC-0068体外只大鼠仅剪开皮肤暴露关节腔,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 OA 组 大 鼠 均 给 予 生 理 盐 水 灌 胃,夏 枯 草 黄 酮 低、中、高 剂 量 组 分 别 给 予 6.125,12.250, 24.500 mg/kg夏枯草黄酮灌胃,Y-27632组给5 mg/kg 的 Y-27632 灌胃;1 次/d,连续8 周。末次给药后24h,检测大鼠压痛阈值、热痛阈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 平,苏 木精-伊 红 (HE)染 色法观察大鼠关节软骨形态,一 步法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软骨组织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 RhoA/ROCK 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软骨结构清晰,排列规整,表层光滑无缺损,各层LY2835219采购细胞分布均匀;OA 组大鼠关节软骨表层粗糙且不完整,纤维化明显,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夏枯草黄酮各剂量组、Y-27632 组大鼠表层结构相对正常,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细胞紊乱现象;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与 Y-27632 组两组间大鼠骨关节软骨形态差异不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OA 组大鼠压痛阈值及热痛阈值显著降低,Mankin’s评分、血清 TNF-α 及IL-1β 水平、软骨细胞凋亡数、软骨组织 Caspase-3、RhoA、ROCK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 OA 组比较,夏枯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压痛阈值及热痛阈值显著升高,Mankin’s评分、血清 TNF-α 及IL-1β水平、软骨细胞凋亡数、软骨组织 Caspase-3、RhoA、ROCKEPZ-6438分子量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呈现夏枯草黄酮剂量依赖性(P<0.05);夏枯草黄酮高剂量组和 Y-27632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黄酮通过抑制 OA 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改善大鼠关节软骨损伤,可能与抑制 RhoA/ROCK 信号通路有关。
吸烟对肺癌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吸烟对肺癌患者下呼吸道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176例肺癌患者,依据研究对象吸烟与否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每组各88人。两组患者均予以痰液采集培养,运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下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测定,并针Panobinostat浓度对两组结果予以比较。结果:吸烟组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Navitoclax生产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高于未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菌株检出率均低于未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炎克雷伯杆菌中,吸烟组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耐药性高于未吸烟组,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埃希菌中,吸烟组头孢唑林与庆大霉素耐药性高于未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吸烟组氨苄西林舒巴坦与红霉素耐药性高于未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ABT199意义(P<0.05);在铜绿假单孢菌中,两组耐药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会改变肺癌患者下呼吸道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使致病菌增加并增强其耐药性。
miR-37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miR-37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以及升高A549细胞中miREPZ 6438-372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111例,qRT-PCR术检测NSCLC和癌旁组织中miR-372表达,培养A549细胞,并分别M组、NC组和N组,分别转染miR-372模拟序列、阴性对照物及不作处理,qRT-PCR术检测细胞中miR-372表达,利用CCK-8实验、Annexin V-FITC/PI染色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力。结果 NSCLC和癌旁组织中miR-372表达量分别为(0.31±0.10)和(1.0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31,P<0.001);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miR-372表达量明显低于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和未发生淋巴结(P <0.05);M组细胞中miR-372表达量高于NC组和N组(P <0.05),24、48、72和96h时细胞OD值低于NC组和N组(P Rapamycin分子式<0.05),细胞凋亡率高于NC组和N组(P <0.05),侵袭细胞数低于NC组和N组(P <0.05)。结论 miR-372在NSCLC组织中呈低表达,升高A549细胞中miR-372表LY2835219达可抑制细胞增殖并加速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侵袭力。
围术期应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免疫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免疫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宜宾市中医医院普外科住院性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selleck抑制剂酰胺注射液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术前1天及术后7天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浆内毒素(ET)、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的水平;细胞免疫功能:CD4~+、CD8~+和CD4~+/CD8~+水平;体液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免Alpelisib分子量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术后7天,观察组ET、D-乳酸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Navitoclax IC50察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免疫营养治疗能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EGF、EGFR、HER2表达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表皮生长因子(EGF)、EGF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市东丽医院经病理确诊的249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HP阳性与阴性患者资料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HP感染程度与肿瘤和淋巴结中EGF、EGFR、HER2蛋白表达相关性。结果 全部患者中HP阳性104例(41.76%),HP阴性145例(58.24%)。HP阳性和阴性患者一般资Alpelisib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05)。HP感染程度MK-1775供应商与胃癌患者EGF、EGFR、HER2表达无相关性(均P >0.05)。肿瘤组织中的HER2表达与EGF(r=-0.683)、EGFR(r =0.461)、局部淋巴结中HER2表达(r =0.734)中度相关。而EGF在肿瘤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均与EGFR水平相关。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LY2835219 MW与胃癌组织中EGF、EGFR、HER2表达无相关性。
肿瘤患者临终心理护理措施探索
肿瘤属于一种治疗难度大、病程发展较为复杂的疾病确认细节。目前,我国很多肿瘤的治疗效果正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通过治疗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甚至部分患者可能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但是,由于多数肿瘤患此网站者发现较晚,治疗不够及时,到发现时往往已经全身转移,因此,临床上仍然有很多患者需要面对死亡,患者在临终阶段往往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探究对临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式,对于改善患者及BMN 673使用方法其家属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和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和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Y-27632价格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8月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莱钢医院收治的107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黏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亚型(VEGF A/VEGF B/VEGF C)水平MK-1775配制、生活质量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4.1%vs. 60.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亚型、黏蛋白1水平、卡氏功能(KP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 A、VEGF B、VEGF C及黏蛋白1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同时,研究组患者各VEGF亚型及黏蛋白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GDC-0068 IC50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0.8%vs. 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能手术的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采用多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紫杉醇+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VEGF水平,延缓疾病进展,且不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对患者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75),研究组行改良根治术,术前、术后联合化疗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标准根治手术,随访1~3年,比较两组复发、死亡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3年随访局部及腋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6.7%、2MK-1775浓度.7%,远处转移率为10.7%,3年生存率为92%,与对照组比较(6%、3%、1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Selleck Panobinostat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对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疗效与乳腺癌标准根治术相当,而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ABT-199 NMR面优势明显。
抵挡“红颜杀手” 多位医生建议两癌筛查入医保
作为影响女性健康的两大肿瘤,乳腺癌、宫颈癌GDC-0068价格被视为“红颜杀手”。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中心报告,在世界范围内,MK-1775临床试验乳腺癌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有八分R428体外之一的女性在一生中会有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肿瘤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防与治
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以疼痛性黏膜广MK-1775作用泛充血、糜烂、溃疡形成为特征, 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延误肿瘤治疗进程。因此,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与Y-27632研究购买治疗必须贯穿于selleck合成肿瘤治疗的全过程, 包括全面的口腔卫生宣教、积极的治疗前口腔处置和物理预防、及时促进愈合和感染防控介入、必要的饮食调整与营养维持、适度的情感关怀, 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确保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