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鼠尾草酸(C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改善作用。小鼠自由饮用含3%DSS的蒸馏水,连续7 d造模。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K)、DSS模型组(DSS)、鼠尾草酸低剂量组(CAL)、鼠尾草酸高剂量组(CAH)、美沙拉嗪组(PC)。通过小鼠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和肠道通透性变化评估CA对UC小鼠的干预作用。通过测定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过氧化物歧化Monogenetic models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与DSS组相比,CA干预降低了UC小鼠的体重损失和DAI评分、改善了结肠组织病理损伤。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x-661.html同时,CAL和CAH组结肠组织MPO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分别降低了13.75%、70.00%(P<0.05),SOD活性分别升高了6.12倍、9.62倍(P<0.05),肠道通透性显著降低、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得到恢复。50 mg/kg mb的CA灌胃提高了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比值,恢复了DSS诱导的UC小鼠中Akkermansia等有益菌属的丰度下降,降低了Alistipes等有害菌属的相对丰度。CA对UC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肠屏Etoposide化学结构障和调控肠道微生物组成有关。
4-5期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瘦体组织下降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及分析
目的瘦体组织也称为瘦体重或去脂体重,它是衡量人体肌肉质量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50岁后人体肌肉质量每年以1%~2%的速度减少,表现为肌肉质量与瘦体重减轻、肌肉功能和力量降低等。除年龄、性别外,瘦体组织质量还受疾病、营养状况、炎症、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selleckchem NSC 127716)患者瘦体组织质量下降更早且更加明显,大约30%~50%的CKD患者存在肌肉蛋白分解增加,导致骨骼肌萎缩、蛋白质能量消耗、身体机能和运动耐力低下甚至肌少症,而且这种现象在CKD4~5期患者中更突出。CKD患者瘦体组织下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响因素较多,但是瘦体组织或肌肉质量检测方法临床未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早期有效识别和筛查相关风险因素,对预防及及时纠正瘦体组织流失十分必要。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研究调查4-5期CKD非透析患者瘦体组织下降状况,并采用列线图构建瘦体组织下降的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早期识Mucosal microbiome别与筛选瘦体组织下降风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CKD4-5期非透析患者247例,根据瘦体组织指数(LTI)分为正常LTI组和低LTI组,收集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瘦体组织下降的危险因素,并通过R软件包(R3.5.3)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正曲线及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和精准度。结果 (1)247例CKD4~5期患者中正常LTCP-690550I组148例(59.92%)、低LTI组99例(40.0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肾脏病原发病、NRS2002评分、体质量指数、小腿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二氧化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肾小球肾炎或高血压肾损害或其他原发病、CKD病程、吸烟饮酒史、CKD分期、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钾、血钙、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以瘦体组织下降为应变量(低LTI组=1,正常LTI组=0),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41,P=0.012)、糖尿病肾脏病(OR=2.153,P=0.029)、体质量指数(OR=1.639,P=0.023)、小腿围(OR=3.247,P=0.011)、二氧化碳(OR=3.573,P=0.004)是瘦体组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4)利用R软件包(R3.5.3)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CKD4-5期患者瘦体组织下降的列线图模型。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校正曲线均趋近于理想曲线,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χ2=3.549,P=0.637);ROC曲线AUC为0.792(95%CI:0.714~0.897)。结论基于年龄、糖尿病肾脏病、体质量指数、小腿围、二氧化碳5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CKD4-5期非透析患者瘦体组织下降风险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紧精确度。
食管癌患者MMPs/TIMPs表达水平及其与Hp感染的关联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剂(Tdaily new confirmed casesIMPs)表达水平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联,为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和靶向治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50例和食管炎患者50例分别为食管癌组和食管炎组,另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Hp感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MPs/TIMPs mRNA相对表达量GDC-0068价格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食管炎组、食管癌组Hp阳性率分别为14.0%、36.0%、84.0%;与对照组比较,食管炎组、食管癌组MMP-2、MMP-9、TIMP-1、TIMP-2 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食管炎组比较,食管癌组MMP-2、MMP-9、TIMP-1、TIMP-2 mRNA相IDN-6556小鼠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 Hp阳性食管癌患者MMP-2、MMP-9、TIMP-1、TIMP-2 mRNA相对表达量和TIMP-1、TIMP-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Hp阴性食管癌患者(P<0.05),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Hp阴性食管癌患者(P<0.05)。结论 Hp感染促进食管癌细胞MMPs/TIMPs相关mRNA的转录水平,可正向干预TIMP蛋白表达,但对MMP蛋白表达存在负干预。
益心方调控SIRT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损伤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心方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5只清洁级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益心方+缺血再灌注组(YXF+IR),益心方+缺血再灌注+SIRT1抑制剂组(YXF+IR+EX527),益心方+缺血再灌注+SIRT1激动剂组(YXF+IR+SRT1720),每组各15只。再灌注7 d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组织活性氧(ROS)的活性;ELISA检测血清中的心肌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降低,心肌凋亡指数和ROS活性升高,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琥珀酸脱氢酶(SDH)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下降,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X(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IR组比较,YXF+IR和YXF+IR+SRT1720组LVEF、LVFS升高,心肌凋亡指数和ROS活性降低,血清中CK、LDH、MDA、H_2O_2、SDH水平Puromycin核磁降低,SOD水平升高,SIRT1、Nrf2、HO-1 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Caspase 3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YXF+IR组比较,YXF+IR+EX527Dinaciclib组CK、LDH、MDA、H_2O_2、SDH升高,SOD水平下降,SIRT1、Nrf2、HO-1、Bcl-2表达降低,Bax、Caspase 3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recision Lifestyle Medicine)。结论益心方可以通过上调SIRT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
经皮肾上腺无水酒精消融治疗单侧病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短期结果
目的 探讨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指导下,经皮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SAAE)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预后与生化预后的影响。方法 2021年1—12月,连续纳入经初筛试验、确诊试验确诊的PA患者,根据肾上腺CT与AVS分为醛固酮瘤组(n=26)和非醛固酮瘤组(n=12)。根据AVS判断优势分泌侧,并行SAAE。根据国际上统一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结果(PASO)评价标准,比较基线特点与MAPK抑制剂随访术后1月和6月的动态血压、降压药使用情况、血清肾素、血清醛固酮、血清钾。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AAE术后生化缓解的预测因素。结果 与基线比较,SAAE术后1月和6月随访,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服用降压药种类减少,血清钾升高;醛固酮瘤组的立位血清醛固酮和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降低,肾素浓度升高(均P<0.05)。与非醛固酮瘤组比较,醛固酮瘤组的生化完全缓解比例较高,但两组Captisol分子式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上腺CT显示腺瘤是影响SAAE术后6月生化(完全+部分)缓解的预测因素。结论 SAAE治疗可以降低PA患者的血压,使升高的ARR值明显下降。PA分型中Medical organization,醛固酮瘤行SAAE治疗生化结局更佳。
胃袖状切除术通过下调ROS/PKD/DRAK2影响线粒体功能改善NAFLD的机制研究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目前困扰全球一部分人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减重手术已经明确可以缓解NAFLD。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线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明。本研究通过临床样本、小鼠减重模型以及相应细胞模型,运用多种实验技术手段,探究减重代谢手术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研究线粒体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是采用患者标本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对患者的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根据结果分为肥胖无肝组织变性组(OB CON)和肥胖NASH组(OB NASH)两组。采用每组的肝组织进行蛋白免疫印迹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技术,检测相应指标-死亡相关蛋白激酶2(DRAK2)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相应m RNA层面的转录水平。第二部分是通过构建小鼠模型来进行相关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小鼠,构建高脂模型,分别为正常组、高脂组、假手术组和胃袖状手术组。其中正常组的小鼠采用正常饮食喂养,其余三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待造膜成功后继续高脂饲料喂养8周。到时间后取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以及血清,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以及油红O染色,并且检测肝脏组织和血清中的TC、TG,观察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采用蛋白免疫印迹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相关指标DRAK2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相应m RNA转录水平。第三部分为细胞实验,首先使用棕榈酸(PA)对L02以及Hep G2细胞系进行造膜,构建高脂模型,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PA是否造膜成功。待造膜成功后,分别从蛋白水平和RNA水平检测DRAK2的变化。下一步进行设计PKD的小干扰RNA序列,对L02以及Hep G2细胞系进行转染,分别检测相应转染效率;待确定Si-PKD是有效链后,重新进行转染以及PA造膜,分为正常组,PA组和转染组。分别对上述3组进行DRAK2的检测,应用蛋白免疫印迹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检Lapatinib说明书测相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相应m RNA转录水平。除此之外,对上述三组,即正常组,PA组和转染组进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以此来反映线粒体功能。另外,使用荧光探针来检测正常组,PA组和转染组的ROS含量,以此来反映ROS与DRAK2以及线粒体功能之间的具体关系。除此之外,使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正常组,PA组和转染组的细胞凋亡情况,通过此方式来说明DRAK2与凋亡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第一部分中,OB NASH组患者的HE切片相比于OB CON组能观察到明显的气球样变;在相关指标DRAK2检测方面,不管是在蛋白水平还是转录水平,OB NASH组患者的表达量均高于OB CON组。在第二部分中,在小鼠的HE染色里,我们发现NC组切片中,肝组织中并没有太多的气球样变,属于是正常肝组织切片;HFD组和SHAM组切片中,肝脏气球样变明显,并且有一定程度的纤维化改变;在SG组中的切片,气球样变的程度要比HFD组和SHAM组的轻,肝脏脂肪变程度有所缓解。小鼠肝组织油红O染色中,NC组几乎无红色脂滴,HFD组与SHAM组有一定数量的红色脂滴,布满切片;SG组中也有红色脂滴,但是较HFD组与SHAM组则有所减轻。我们在小鼠肝组织中进行相关蛋白的检测,与NC组相比,DRAK2的蛋白水平表达量在HFD组与SHAM组得到增加,在进行SG手术之后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小鼠肝组织中进行相关指标RNA的检测中,与NC组相比,HFD组与SHAM组中DRAK2的转录水平的含量要更高,在SG组中得到下降。我们对小鼠肝组织和血清分别测量了TC、TG的含量。首先在肝组织中,NC组的TC、TG含量均低于HFD和SHAM组,同样,与HFD与SHAM组相比,SG组的TC、TG含量也有所下降。其次,在血清中我们也发现,与NC组相比,HFD组与SHAM组血清中TC、TG的含量要更高,在SG组的含量要有所下降。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对L02和Hep G2细胞系中使用PA构建高脂模型,PA组关于DRAK2的表达量,不管是在蛋白水平还是在转录水平均高于NC组。在第三部分实验中,我们使用小干扰RNA对L02和Hep G2细胞分别进行转染,进行敲Genomic and biochemical potential低PKD,转染效率均在50%以上。我们使用小干扰RNA对L02和Hep G2细胞分别进行转染,将PKD进行敲低,对目的基因DRAK2进行蛋白和转录水平的检测,PA组DRAK2的表达增加,在给予两组细胞转Cell Cycle抑制剂染后,转染组的表达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凋亡检测中,三个分组中PA组的凋亡率最高,在给予转染后,凋亡率有所下降,但依然高于NC组。在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过程中,PA组绿色荧光的占比要高于NC组,在转染组中,绿色荧光占比下降;即PA组膜电位较NC组降低,在转染之后,膜电位升高。我们还使用荧光探针检测ROS含量,红色荧光即为探针所结合的ROS,PA组中红色荧光远大于NC组和转染组,即细胞经过PA处理后,ROS含量增加,在转染组中ROS含量则下降。结论:在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中,脂肪变程度越高,DRAK2的表达量越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伴随着氧化应激、炎症等变化,体内产生的ROS通过刺激PKD促进DRAK2的表达,进而影响线粒体功能;从而无法将肝细胞中的脂滴转运出去。然而减重手术可以通过降低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ROS的释放,从而改善线粒体功能,缓解肝脏脂肪变程度。
miRNA505-3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miRNA505-3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immunoaffinity clean-up022年5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风湿科初次就诊并确诊为SLE的患者174例作为SLE组,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其分为活动组(92例)和非活动组(82例)。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中miRNA505-3P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NA505-3P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和HMGB1水平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iRNA505-3P表达水平对SLE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组血浆中miRNA505-3P和HMGB1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二者在活动组中的水平均高于非活动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iRNA505-3P与SLEDAI评分和HMGB1呈正相关(rMRTX1133核磁=0.734 4、0.647 5,P<0.05)。SLE患者血浆中miRNAVX-445化学结构505-3P诊断SLE曲线下面积为0.969 9(95%CI:0.950 0~0.989 8),当miRNA505-3P最佳截断值为0.765 0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83.33%。以miRNA505-3P的最佳截断值(0.765 0)为分界值,将SLE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是否累及肾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NA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比例和SLE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505-3P表达水平在SLE患者中显著升高,其高表达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miRNA505-3P可作为辅助诊断SLE,尤其是活动性SLE的标志物,且可能通过调控HMGB1的表达促进SLE的发生、发展。
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增强的自修复微胶囊的合成及在牙科树脂中的应用
背景与目的:牙科树脂材料因其良好的机械耐久性、方便的可操作性和优异的美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牙体修复中。尽管树脂材料不断更新换代,基牙继发龋、树脂基体折裂等问题仍然经常出现在树脂修复后,影响着牙科树脂材料的临床使用寿命。近年来,多功能自修复智能材料的开发为解决树脂修复后基牙继发龋和树脂基体折裂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自修复材料模拟生物体自愈合现象,可在不需要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行修复基体内部微裂纹和机械损伤。其中,基于微胶囊(microcapsule,MC)模型的自修复材料是较为成熟的一种类型,通过在基体材料内部引入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微胶囊材料以赋予材料自修复功能。基体材料受到外力产生微裂纹后,扩展的微裂纹能够刺破基体内部预置的微胶囊,囊内自修复单体释放并通过毛细作用到达裂纹面,与预置的催化剂接触,触发聚合反应从而修复微裂纹。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入抗菌剂来赋予自修复材料抗菌功能,实现抗菌和自修复双重功效来对抗修复后基牙继发龋和树脂折裂的问题,延长临床修复材料使用寿命。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以脲醛树脂(poly(urea-fromaldehyde),PUF)为囊壁、以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r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TEGDMA)为芯材的自修复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含自修复微胶囊的牙科树脂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可应用于多种牙科树脂基材料。然而,自修复微胶囊(self-healingmicrocapsule,SHMC)的囊壁通常是有机材料,强度不佳,在树脂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和破裂。另外,传统的自修复微胶囊只具备单次自修复作用。当微胶囊破裂、囊内自修复单体释放后,遗留在树脂材料中的囊壁不再发挥作用,并可能成为树脂中新的薄弱点。因此,如何增强微胶囊的囊壁,并保证微胶囊发挥自修复效果的同时,赋予微胶囊除自修复外的功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研究拟将表面接枝十八烷基二甲基(γ-三甲氧基硅基丙基)碘化铵的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nano-antibacterial inorganic fillers,NIFs)引入到PUF-TEGDMA微胶囊中,合成一种新型NIFs增强的自修复微胶囊,并将其添加到牙科树脂中,制备出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通过对新型牙科树脂相关性能的研究,以期为牙科树脂的多功能化拓展提供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增强的自修复微胶囊的合成及表征(1)NIFs的合成和表征:首先制备十八烷基二甲基(γ-三甲氧基硅基丙基)碘化铵,将碘化钾与十八烷基二甲基(γ-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反应得到。然后将其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上,再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偶联化处理。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表征NIFs的表面形貌,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NIFs的化学结构。(2)新型微胶囊的合成及表征:采用原位聚合法和液相沉降法合成NIFs增强的新型PUF-TEGDMA微胶囊,NIFs按照甲醛质量分数的0%、5%、10%、15%、20%和30%加入新型微胶囊中,合成的微胶囊依次命名为M-0、M-5、M-10、M-15、M-20及M-30。通过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OM)和FE-SEM研究新型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形成过程、厚度;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仪(energydispersivespectroscopy,EDS)和FTIR鉴定微胶囊的化学组成;通过热重分析仪分析微胶囊的热稳定性;研究NIFs添加量与微胶囊产率、粒径和形貌的关系;通过原子力学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AFM)研究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力学性能;选用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评价微胶囊的抗菌性能;综合考虑新型微胶囊的形貌、力学性质以及抗菌性能确定微胶囊中NIFs的最佳添加量;初步评估含7.5 wt%新型微胶囊的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自修复性能和生物安全性。2.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制备:将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phenol-a-glycidyl methacrylate,Bis-GMA)和TEGDMA按质量比1:1混合制备牙科树脂基质,再将0 wt%、5wt%、10 wt%、15 wt%、20 wt%的M-10微胶囊加入树脂基质中,制备的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依次命名为M0、M5、M10、M15、M20。阳性对照组命名为N10,加入10 wt%的 NIFs。(2)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表征:通过测量接触角来评估树脂样品亲水性;采用平板涂布法、电镜观察、荧光染色和细胞活性测定试剂盒(cellcountingkit-8,CCK-8)来评估牙科树脂的抗菌性能;用三点弯曲实验测试牙科树脂的力学性能;综合考虑树脂亲水性、抗菌性和力学性能结果确定牙科树脂中微胶囊最佳添加量;通过单边V形梁实验检测树脂试样的自修复性能,并用FE-SEM观察断面,分析自修复机理;采用CCK-8评估牙科树脂的生物安全性。3.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及有限元分析(1)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制备M0、M5、M10、M15、M20五组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al analyzer,DMA)分析含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以评估其动态力学性能。(2)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有限元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ABAQUS软件建立基体开裂后微胶囊的力学分析模型,定义合理的边界条件,优化网格划分,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不同厚度、粒径和杨氏模量的微胶囊的受力状态,分析微胶囊的各项参数对微胶囊的开裂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成功合成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增强的自修复微胶囊(1)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表面接枝十八烷基二甲基(γ-三甲氧基硅基丙基)碘化铵的NIFs。NIFs为白色粉末状物质;FE-SEM结果显示,填料的形貌为规则圆球状颗粒;FTIR显示,长链烷基季铵盐已成功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2)本研究成功合成了新型抗菌自修复微胶囊。微胶囊为白色粉末状物质;光镜、FE-SEM和AFM结果显示,新型微胶囊为规则圆球状,表面沉积PUF和NIFs颗粒;EDS结果进一步验证了 NIFs颗粒在微胶囊中的存在;FTIR显示微胶囊同时具有PUF壁材和TEGDMA芯材的特征性吸收峰;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初始蒸发温度约为170℃;随着NIFs添加量的增加,微胶囊产率和粒径减小,微胶囊表面沉积的NIFs增多;综合微胶囊形貌、粒径、产率等因素,选择M-10微胶囊进行后续实验。AFM实验结果显示,在微胶囊中添加10 wt%NIFs即能显著提高微胶囊的表面粗糙度和囊壁力学性能(P<0.05);抗菌实验结果表明,M-10微胶囊对S.mutans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units,CFU)减少了 2-3个数量级(P<0.05),且抗菌效果随着微胶囊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自修复实验显示含7.5 wt%M-10微胶囊的树脂表现出良好的自修复性能。CCK-8实验结果显示,含7.5 wt%M-10微胶囊的树脂生物安全性良好。2.本研究成功制备出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亲水性能随微胶囊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微胶囊添加量达到15wt%时,树脂的亲水性显著增高(P<0.05);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在树脂中添加新型微胶囊能显著提高树脂的抗菌性能(P<0.05),M0、M10、M20和N10组的抑菌率分别为0%、80.3%、84.2%和93.7%;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力学性能随微胶囊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微胶囊添加量达到15wt%时,树脂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P<0.05);在树脂中加入微胶囊不能影响其力学性能,因此选择M10组进行后续实验;CCK-8实验结果表明,含新型微Adenovirus infection胶囊的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生物安全性良好,与阴性对照组无区别(P<0.05);自修复实验结果显示,M10组的自修复效率为66.1%。显著高于对照组M0(P<0.05)。3.新型微胶囊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了牙科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微胶囊的囊壁厚GDC-0068说明书度和粒径会影响牙科树脂中的应力分布(1)新型微胶囊的动态力学性能:DMA实验结果表明,在牙科树脂中加入新型微胶囊会对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产生一定影响。(2)新型抗菌自修复牙科树脂的有限元分析:FEA模拟结果表明,微胶囊囊壁厚度越小、粒径越大,树脂基质及微胶囊上分布的应力越大,微胶囊变形越明显,越有利于微胶囊的破裂,而微胶囊的杨氏模量的变化对树脂基质中应力分布几乎无影响。结论:1.NIFs增强的新型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和自修复性能,且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2.含新型微胶囊的抗菌CH-223191小鼠自修复牙科树脂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及自修复功能,在有效预防修复后基牙继发龋和解决树脂基体折裂的问题上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3.新型微胶囊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牙科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在应用中需严格控制树脂中微胶囊的含量;FEA结果显示,在合理范围内应尽量选择囊壁厚度小、粒径大的微胶囊,提高微胶囊对微裂纹的响应性。
基于Nrf-2通路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出血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目的 探究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脑出血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45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模型组(ICH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组(ZL组)。ICH组及ZL组以自体血注入法造模,造模成功后,ZL组以蛭龙活血通瘀胶Biomass organic matter囊(1 g·kg~(-1)·d~(-1))灌胃,ICH组及Sham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喂养7 d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脑组织及血清内氧化因子与抗氧化因子的表达,检测脑海马组织中抗氧PEG300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ICH、ZL组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脑组织及血清中抗氧化因子含量降低,氧化因子含量增加,脑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程度升高;与ICH组相比,ZL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脑组织及血清中抗氧化因子含量增加,氧化因子含量减少,脑组织中Nrf-2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程度更高。结论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减轻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缓解脑组织病变,提高大鼠脑出血后NSC 119875作用Nrf-2相关蛋白表达及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脑出血后的氧化应激损伤。
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降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带量采购政策下我院降压药物使用情况,selleckchem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带量采购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我院一年间降压类药物使用数据,并对临床医生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的价格显著降低,单片药品价格降幅39.98%~98.67%。除了厄贝沙坦片集采后DDIpatasertib作用Ds降低70.43%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福辛普利钠片、盐酸乐卡地平片以及氯沙坦钾片DDDs均显著上升,增幅在25.02%~918.18%;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盐酸乐卡地平片以及氯沙坦钾片DDDc明显降低,降幅40.00%~98.68%,目标药品实际节省费用930534.88元。30名本院心脑血管科室医生中认可且支持集采17名、认可但仍在观望9名、不认可4名,认可度为86.67%;80例高血压患者,认可且会购买的38例、认可但仍在观望27例、不认可19例,认可度为76.25%。结论 带量采购政策对我院高血压治疗药物的采购和使用有较大影响,药品使用量上升、成本下降,可显著减轻患者用药负担,但仍有部分医生及患者对带量采购认可度待提升,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宣传和贯彻带量采购政策,Calbiochem Probe IV推动医疗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