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P-SOD融合蛋白的纯化及其脂质体制备

目的:通过重组E.coli细胞表达类弹性蛋白多肽-超氧化物歧化酶(elastin-like polypeptides-superoxide dismutase, ELP-SOD)融合蛋白,利用ELP蛋白有温度敏感的相变特性,经过三轮可逆相变循环(ITC)获得高活性的纯化ELP-SOD酶。结合脂质体包裹技术制备具有较长半衰期和酶活性的ELP-SOD脂质体,为重组人源SOD在医疗、保健、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DS-PAGE及Tanon3500凝胶成像系统、Image studio软件对ELP-SOD进行纯度检测;采用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nm法)测定SOD融合蛋白的酶活性;调节不同的pH值及温度梯度测定融合蛋白的pH稳定性及热稳定性;添加Cu~(2+)/Zn~(2+购买AMG510)提高ELP-SOD酶活性;以大鼠血浆进行模拟体内半衰期实验;用不同浓度ELP-SOD的培养基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孵育来验证细胞毒性;薄膜水化法制备ELP-SOD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制备小鼠离体皮肤,采用TP-6透皮扩散仪进行体外释放实验,用Franz扩散池考察ELP-SOD脂质体运载ELP-SOD的透皮效率。结果:ELP-SOD融合蛋白的最高表达量为10 mg/L,纯度为97.8%,酶比活为4 894.5 U/mg;其在pH 5.0~8.0、温度低于60℃时稳定性较高;ELP的接入对于SOD的半衰期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且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ELP-SOD脂质体的包封率达到80%以上,能够进一步延长ELP-SOLY2157299D的半衰期,且其透皮效率明显高于ELP-SOD。结论:通过可逆热相变性技术简化了ELP-SOD融合biomass pellets蛋白纯化步骤,并结合脂质体制备技术,延长了酶蛋白生物半衰期,提高了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