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特点及多次住院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背景: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常常存在多个共患疾病以及并发症,越来越多的DM患者因血糖以外原因在非内分泌科室住院,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DM集于同一个患者的现象在COPD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当患者同时并存COPD和DM时,因病情需要反复住院的几率将更高,较高的多次住院率不仅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也是极大的挑战,目前关于COPD合并DM住院患者的血糖谱特点以及短期内多次住院的危险因素少有报道。研究目的:探讨COPD合并DM住院患者的血糖谱特点及其短期内多CCRG 81045核磁次住院的危险因素,找出可改善患者短期内多次住院的可能干预环节,为COPD合并DM住院患者采取有效的血糖管理、改善临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基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平台,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呼吸科收治的、资料齐全的、年龄≥18岁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DM组(A组,n=659例)与非DM组(B组,n=3597例)。两组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分为匹配后DM组(Ap组,n=652例)及非DM组(Bp组,n=652例),同时对该匹配的1304例研究对象按出院后90天内是否多次住院分为匹配后单次住院组(P1组,n=1236例)与匹配后多次住院组(P2组,n=68例)。A组中根据出院后90天内是否多次住院分为单次住院组(A1组,n=598例)与多次住院组(A2组,n=61例)。应用自动化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系统从上述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s)中提取临床相关信息,同时收集患者床旁即时血糖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数据。应用血糖评价模型(即Glucometrics模型,包括Population模型、Patient模型、Patient-day模型)计算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良事件(低血糖、高血糖、严重高血糖)的发生率。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ean(IQR)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上述方法比较A和B组、Ap和Bp组、P1和P2组、A1和A2组之间的人口统计学及临床数据指标的差异,同时使用卡方检验比较A1和A2组在低血糖、高血糖、严重高血糖发生率上的差异。P1和P2组、A1和A2组之间分别做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作为协变量,以是否多次住院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多次住院的危险因素,计算出HR值以及95%CI。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研究结果:1、A、B两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的比较在PSM前,A、B两组年龄、COPD病程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合并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及后遗症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5)。两组在性别、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吸烟史、多次住院比例、发生多次住院间隔天数等指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A组与B组进行1:1 PSM后,获得匹配成功的1304例患者,其中:1.1 Ap组及Bp组各652例,两组间各混杂因素分布均衡(P>0.05)。Ap组90天内多次住院比例显著高于Bp组(8.9%vs 1.5%,P<0.05),Ap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显著高于Bp组(P<0.05)。Ap和Bp组在发生多次住院间隔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1.2与P1组对比,P2组在COPD病程≥20年、合并DM、高血压、冠心病的比例更高(P均<0.05);P2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方面亦显著性高于P1组(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是否合并肾病、脑血管意外及后遗症、肺源性心脏病、吸烟史等指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A1组与A2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比较A2组COPD病程≥20年的比例、Hb A1c>7.0%的比例、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入院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A1组(P均<0.05)。两组在年龄、性别、既往DM病史、DM病程、BMI、合并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脑血管意外、肺源性心脏病、吸烟史、是否病重、入院方式、临床结局、降糖方案、住院期间降糖方案的更改、有无使用全身性激素、SDBG、LAGE、CV、每日平均血糖、出院FBG、住院天数等指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多次住院COX回归分析倾向性得分匹配后P1组与P2组比较中,将两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0.05的变量(合并DM、高血压、冠心病、COPD病程)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多次住院为因变量,以多次住院间隔天数为时间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合并DM的COPD患者多次住院的风险是未合并DM的COPD患者的5.949倍(HR=5.949,95%CI 3.039-11.646,P<0.001)。此外,合并高血压的COPD患者多次住院的风险是未合并高血压COPD患者的2.142倍(HR=2.142,95%CI 1.215-3.777,P=0.008transformed high-grade lymphoma)。COPD病程≥20年的COPD患者多次住院的风险是病程0~9年COPD患者的1.899倍(HR=1.899,95%CI1.041-3.463,P=0.039)。A1组与A2组比较中,将两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0.05的变量(COPD病程、高血压、入院FBG、Hb A1c)及研究观察变量CV、SDBG、LAGE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多次住院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Hb A1c≥7%的患者多次住院风险是Hb A1c<7%患者的2.223倍(HR=2.223,95%CI 1.276-3.873,P=0.005);入院FBG每增加0.1mmol/L,多次住院的平均风险将增加0.104倍(HR=1.104,95%CI 1.025-1.188,P=0.009);COPD病程≥20年的患者多次住院风险是病程<20年患者的2.201倍(HR=2.201,95%CI 1SBE-β-CD采购.283-3.778,P=0.004);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多次住院风险是未合并高血压患者的1.929倍(HR=1.929,95%CI 1.085-3.431,P=0.025)。两组在CV、SDBG、LAGE等指标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4、A组住院期间血糖不良事件总体情况659例患者共4827天的床旁血糖数据155940次。运用Glucometrics模型中的3种类型来评价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4.1 Patient模型中,A1组或A2组的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严重高血糖发生率在3种模型中均最高,分别为16.91%/14.75%、79.40%/80.32%、58.49%/52.46%;4.2 Population模型分别为1.19%/1.61%,21.89%/24.94%,11.60%/13.16%;Patient-day模型分别为3.39%/4.59%,39.85%/40.64%,22.92%/22.45%;4.3 Population模型中,A2组高血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1组(P=0.005)。其余各模型的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严重高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1、相比未合并DM的患者,合并DM的COPD患者90天内多次住院的风险更高。在这些患者中,更高的入院FBG、更高的Hb A1c、更长的COPD病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同样有着更高的多次住院风险。2、在发生多次住院的COPD合并DM患者中有着较高的高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要关注低血糖事件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