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泡胺转运蛋白1表达与胶质母细胞瘤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囊泡胺转运蛋白1(VAT1)的表达与胶质母细胞瘤(GBM)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图谱(CGGA)计划数据库中135例GB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转录组数据。采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分析135例肿瘤组织中不同免疫细胞的占比。根据VAT1基因表达量的中位数分为高表达组(基因表达量大于或等于中位数;n=68)和低表达组(基因表达量小于中位数;n=67)。对两组间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SEA)。随机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治疗的9例GBM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VAT1、p65及CD80蛋白表达情况, 并采用半定量方法判断蛋白染色结果。结果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显示, 与VAT1低表达组比较, VAT1高表达组的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占比均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和P=0.045)。GSEA分析结果显示, 与VAT1高表达呈正相关的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免疫系统过程、免疫反应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hir-99021-ct99021-hcl.html调节和炎性反应(均P0.001), 且VAT1高表达与核因子κB(NF-κB)抑制物(IκB)激酶/NF-κB信号的调控和IκB激酶/NF-κB信号的正向调控密切相关(均P=0.001)。随着VAT1表达量的升高, 多种NF-κB信号通路特异性基因表达呈正相关趋势(均P0.001)。9例GBM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p65蛋白和CD80蛋白均GNE-140价格与VAT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和0.93, 均P=0.004)。结论初步研究发现, GBM患者中VAT1高表达可能会影响肿瘤免疫反应, 并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影响肿瘤免疫细胞mediastinal cyst的浸润。

血清CA724、PGⅠ、PGⅡ、G-17在胃癌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及与术后感染、复发的关系

目的 分析血清糖类抗原(CA)724、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17(G-17)在胃癌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术后感染、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8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同期西安高新医院8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selleckchem CL13900清CA724、PGⅠ、PGⅡ、G-17水平,比较胃癌组与对照组血清CA724、PGⅠ、PGⅡ、G-17水平,比较胃癌组内不同阶段,以及术后有无感染、有无复发患者间血清CA724、PGⅠ、PGⅡ、G-17水平。结果 胃癌组血清CA724、PGⅡ、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G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内进展期患者血清CA724、PGⅡ、G-17水平明显高于早期胃癌患者,PGⅠ水平明显低于早期胃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感immuno-modulatory agents染患者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术后未复发、未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患者血清CA724水平明显高于术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为术后感染、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CA724为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A724、PGⅠ、PGⅡ、G-17在胃癌与体检健康者、进展期与早期胃癌患者血清CX-5461化学结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且其表达水平与术后感染、复发关系密切,可用于术后感染诊断及预后评估。

主观全面评定量表指导下的营养干预对策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指导下的营养干预对策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结肠癌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Cellular immune response和常规组,每组3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指导,试验组患者给予主观全面评定量表指导下的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能量和蛋白质摄入情况和营养状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营养干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摄入能量和蛋白质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2、6.534,P=0.000)。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50、7.190、14.192,P=0.000)。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常规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44)LBH589浓度。结论:主观全面评定量selleck Empagliflozin表指导下的营养干预可明显改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岩白菜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岩白菜素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SCLC细胞株HCC827,随机分成7.5、15、30μmol·L~(-1)岩白菜素处理组和对照组。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HCC827细胞毒性;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HCC827细胞增殖抑制率;平板克隆法检测HCC827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CC827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CyclinE1、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岩白菜素浓度≤30μmol·L~(-1)时,HCC827细胞毒性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7.5、15、30μmol·L~(-1)岩白菜素处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且表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 h时分别为(9.22±1.23)%、(27.85±1.59)%、(41.86±1.42)%;48 h时分别为(11.45±1.39)%、(44.36±1.28)%、(52.14±1.49)%;72 h时分别为(15.81±2.03)%、(55.17±2.12)%、(61.33±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7.5、15、30μmol·L~(-1)岩白菜素处理组细胞克隆数目[Gefitinib体内分别为(186.72±9.38)、(138.43±10.24)、(72.69±8.13)]、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7.51±1.14)%、(23.63±1.27)%、(18.32±1.35)%]、蛋白CyclinD1、CyclinE1、Bcl-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ERK1/2、NF-κB p65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34±1.39)%、(12.73±1.28)%、(19.86±1.43)%]、G_0/G_1期细胞比例、蛋白Bax表达显著升高,表现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endocrine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论:岩白菜素可能通AZD6738过抑制NF-κB通路抑制HCC82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对治疗NSCLC有一定帮助。

CT联合血清CA125在外突性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Infection ecologyCT,MSCT)联合血清CA125在外突性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外突性肌瘤(A组)63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B组)51例,CT图像分别观察2组肿瘤供血动脉、卵巢静脉与肿瘤的关系、肿瘤强化特点、有无腹水,作出CT诊断;再结合血清CA125结果作出最终诊断,以病JNJ-42756493价格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组肿瘤中2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A组,肿瘤由子宫动脉子宫支伴或不伴卵巢动脉供血;追踪卵巢静脉多数可见正常卵巢组织;肿瘤强化明显,可见“漩涡征”;血清CA125多为正常,不易合并腹水;B组,肿瘤主要由卵巢动脉伴或不伴子宫动脉卵巢支供血;可见卵巢血管蒂征(ovarian vascular sign,OVPS),追踪卵巢静脉不能显示完整卵巢组织;增强后肿瘤无GW-572016体内实验剂量或轻度延迟强化,血清CA125多升高,常合并腹水。2组肿瘤单独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48%(57/63)、80.39%(41/51),联合血清CA125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65%(59/63)、86.27%(44/51)。结论:根据肿瘤的CT特点并结合血清CA125结果,对女性盆腔内外突性肌瘤及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

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的局部区域复发部位——12个中心5442例患者的联合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及放疗对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12家医院符合条件的544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 分析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LRR部位及不同部位放疗对复发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R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全组中位随访63.8个月, 395例患者出现LRR。无论辅助放疗与否和不同分子分型, 胸壁和锁骨上区均为最常见的LRR部位。全组胸壁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congenital hepatic fibrosis5年胸壁复发率分别为2.5%和3.8%(P=0.003);锁骨上区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3%和4.1%(P0.001);腋窝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无腋窝复发率分别为0.8%和1.5%(HR=Dorsomorphin0.31, 95%CI为0.04~2.23, P=0.219);内乳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FG-4592无内乳复发率分别为0.8%和1.5%(HR=0.45, 95%CI为0.11~1.90, P=0.268)。结论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LRR部位是胸壁和锁骨上区, 不受辅助放疗与否和分子分型的影响。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显著降低相应部位的复发风险, 而腋窝和内乳放疗未降低相应部位的复发风险。

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LASS队列的全国多中心研究2

(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652例患者肿瘤最大径为(4.5±2.0)c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19, 35)枚, 其中15枚570例, ≤15枚82例;淋巴结转移数目为4(1, 9)枚;肿瘤近端切缘为(4.8±1.6)cm, 肿瘤远端切缘county genetics clinic为(4.5±1.5)cm。652例患者中, 肿瘤Borrmann分型为Ⅰ~Ⅱ型255例, Ⅲ~Ⅳ型334例, 缺失Borrmann分型资料63例;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171例, 低-未分化430例, 缺失肿瘤分化程度资料51例;肿瘤病理学T分期T2期、T3期、T4a期分别为123、253、276例, 病理学N分期N0期、N1期、N2期、N3期分别为116、131、214、191例, 病理学TNM分期Ⅱ期、Ⅲ期分别为260、392例。(3)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652例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间为3(2, 4)d, LY2835219浓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3, 5)d, 首次进食全流质食物时间为5(4, 6)d, 术后住院时间为10(9, 13)d。652例患者中, 6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Clavien-Dindo Ⅰ~Ⅱ级、Ⅲa级、Ⅲb级、Ⅳa级并发症患者分别为60、3、5、1例。同1例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手术并发症和系统并发症中, 发生率最高的分别为十二指肠残端瘘(3.07%, 20/652)和呼吸系统并发症(2.91%, 19/652)。69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转归并出院。(4)随访情况:6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10~193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124个月。298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中, 255例术后≤5年复发转移, 其中远处转移、腹膜转移、局部复发、多处复发转移、其他部位复发转移分别为21、69、37、52、76例;43例术后5年复发转移, 上述指标分别为5、9、10、4、15例;两者复发转移类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2, P0.05)。术后≤5年和5年复发转移患者病理学TNM分期Ⅱ期、Ⅲ期分别为62、193例和23、20例, 两者病理学TNM分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 P0.05);病理学T分期T2期、T3期、T4a期分别为42、95、118例和9、21、13例, 两者病理学T分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 P0.05), 进一步分析, 两者病理学T2期、T3期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2, 2.08, P0.05), 两者T4a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 P0.05);病理学N分期N0期、N1期、N2期、N3期分别为19、44、85、107例和12、5、18、8例, 两者病理学N分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 P0.05), 进一步分析, 两者病理学N0期、N3期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 8.47, P0.05), 两者N1期、N2期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5, 1.18, P0.05)。652例患者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1个月, 10年总生存率为46.1%, 其中病理学TNM分期Ⅱ期、Ⅲ期患者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6%、37.5%,Staurosporine使用方法 两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9, P0.05)。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神经因子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54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和研究组(27例,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前与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术前与术后14 d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Biomaterial-related infectionsDNF)水平,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4 LGK-974分子式d两组患者血清BDNF、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比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血肿清除效果好,更Barasertib细胞培养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滋肾宁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肾宁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片治疗,研Dorsomorphin究组患者加用滋肾宁心胶囊,疗程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睾酮(T)、孕酮(P)、性激素结合蛋白(SHGB)、雌二醇(E_2)、神经降压素(NT)、神经肽Y(NPY)、前列环素(PGI_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Chemerin蛋白、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证候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E_2、SHBG、NT和PGI_2水平升高,NPY、AngⅡ、P和T水平降低,Chemerin蛋白、HOMA-IR水平降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降低,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宁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可改善患者性激素紊乱bacterial and virus infections状态,调节NT、PGI_2GSK2118436配制、AngⅡ和NPY水平,改善血压及胰岛素抵抗,提高临床疗效。

鞘花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研究黄樟鞘花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 (Lour.) Van Tiegh.茎叶的化学成分及Baf-A1浓度其抗肿瘤活性。采用硅胶、大孔树LGX818配制脂、聚酰胺、MCI Gel、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对黄樟鞘花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β-香树酯醇乙酸酯(1)、β-香树酯醇(2)、羽扇豆醇(3)、环桉树醇(4)、菜油甾醇(5)、β-谷甾醇(6)、槲皮素(7)、槲皮苷(8)、没食子酸(9)、芦丁(10)、鞣花酸(11)、短叶苏木酚(12)、鞣花酸-3,3′-二甲醚-4′-O-β-D-木糖苷(13)、鞣花酸-3,3′-二甲醚-4-O-β-D-木糖苷(14),1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樟鞘花中分离得到。以A549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测定化合物1~14对A549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化合物14对A549肺癌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除化合物1、2和4外,其余化合物对A549细胞均有不同non-medicine therapy程度的抑制作用(IC_(50)=9.277~42.241 μg/mL),以化合物14作用最强,其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化合物3和化合物5~14可能是鞘花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化合物14能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