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AP)、免疫球蛋白G4(IgG4)联合检测在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AIP)与胰腺癌鉴别诊plant synthetic biology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8例IgG4-AIP患者和42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者血Gefitinib-based PROTAC 3采购清中CA19-9、TAP、IgG4水平,血清CA19-9、TAP、IgG4单项检测与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胰腺癌组患者血清CA19-9、TAP水平分别为439.41(140.35,1 061.00)ku/L、132.93(101.98,156.24)μm~2,高于IgG4-AIP组的36.74(14.94,83.29)ku/L、96.00(86.73,102.90)μm~2;胰腺癌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为0.91 (0.47,1.35)g/L,低于IgG4-AIP组的3.33 (2.61,3.61)g/L(Z=5.338,P<0.001;Z=4.827,P<0.001;Z=7.429,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示CA19-9、TAP、IgG4单项及联合检测鉴别诊PEG300研究购买断IgG4-AIP与胰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0.814、0.982、0.996,敏感性分别为84.2%、84.2%、94.7%、100.0%,特异性分别为81.0%、73.8%、90.5%、95.2%。结论 血清CA19-9、TAP、IgG4联合检测时鉴别IgG4-AIP与胰腺癌的诊断效能最佳,对两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Author: admin
杏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毒理研究进展与育种策略
杏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鲜果和我国5大干果树种之一。长期以来,普遍认为食用杏果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导致人们的消费热情不高,林农栽培的积极性也在降低,限制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Naporafenib细胞培养科研工作者对杏的研究愈发深入和具体,尤其是发现了苦杏仁苷在新冠病毒(COVID-19)CL 318952说明书等引起的肺部纤维化中起到呼吸道重建功能,杏的关注度高涨。文中综述近年来杏属植物果肉中矿质营养、多酚、类胡萝卜素及杏仁中苦杏仁苷、杏仁油、杏仁蛋白、维生素等median episiotomy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含量、功效和药理毒理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苦杏仁苷的医学价值;提出新时期杏的育种目标及策略;讨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重点。通过全面系统地认识杏属植物,革新人们对杏的偏见,以期为科研工作者确立新的育种目标提供科学参考,共同形成合力促进杏产业的提质增效。
血清miR-29a和miR-200b表达水平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9a(miR-29a)和微小RNA-200b(miR-200b)表达水平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98例为乳腺癌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女性患者65例为乳腺良性肿块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血清miR-29a和miR-200MLN8237说明书b表达水平。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清miR-29a和miR-200b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miR-29Ultrasound bio-effectsa和miR-200b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评价术前血清miR-29a和miR-200b表达水平预测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效能,并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miR-29a和miR-200b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乳腺良性肿块组比较,乳腺癌组术前血清miR-29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200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术后血清miR-29a表达水平低于术前,miR-200b表达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清miR-29a和miR-200b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最大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术前血清miR-29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miR-200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清miR-29a和miR-200b联合检测预测三阴性乳PLX5622小鼠腺癌预后的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81.5%,曲线下面积为0.917,高于miR-29a和miR-200b单独检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miR-29a表达水平与miR-200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87,P<0.05)。结论 血清miR-29a和miR-200b参与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可用于预后的预测,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诊疗的新靶点。
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因子、胃肠道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因子、胃肠道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法将2017年2月到20Adavosertib IC5021年2月至榆林市第二医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8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Captisol MW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因子、胃肠道功能、Medical apps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降低,纤维蛋白原(Fbg)升高,且观察组患者aPTT、PT、T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Fbg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癌相关糖抗原(CA199、CA242)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患者CEA、CA199、CA24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胃动素、胃泌素含量,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丹参饮抗结肠癌作用机制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丹参饮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丹参饮中丹参、檀香、砂仁的活性成分和其对应靶点蛋白,通过GenecardNaporafenib浓度s数据库查找结肠癌的疾病靶点,取两者交集。运用Cytoscape 3.7.0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图,依托R4.0.2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将关键通路中重要靶点和网络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关系图中的重要活性成分进行Surflex-Dock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丹参饮活性成分78个Adavosertib配制,靶点142个,结肠癌靶点3 239个,其交集靶点105个,对应活性成分69个。KEGG分析得主要信号通路PI3K/AKT。将活性成分木犀草素(Luteolin)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与蛋白激酶B(AKT1)进行分子对接,两个活性成分与AKT1均有氢键作用。结论 丹参饮可能对结肠癌治疗有一定积极意义,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营养支持对肺癌化疗后腹泻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营养支持对肺癌化疗后腹泻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肿瘤科门诊就诊的肺癌化疗后腹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两组予补液、益生菌及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Hb)和白蛋白(ALB)]和肠CX-5461研究购买黏膜受损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Medicare Provider Analysis and Review疗1周后,两组血清Hb水平及ALB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BMN 673分子量1),且观察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血清PCT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较对照组(80.95%)更佳(χ~2=4.091,P<0.05)。结论 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肺癌化疗后腹泻患者的疗效确切,不仅可提升其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发生,而且可保护胃肠黏膜屏障,改善胃肠道功能。
去分化釉质瘤1例
去分化釉质瘤(dedifferentiated adamantinoma, dDA)是一种罕见的骨内双向分化的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30岁男性, 左尺骨肿物, 镜下组织形态:大部分区域呈高级别肉瘤, 形态多样, 包括骨肉瘤、未分化肉瘤、软骨肉瘤样等MS-275使用方法;局灶呈经典Th2 immune response型釉质瘤, 稀疏的束状或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间质内散在分布条索状及小管状上皮细胞巢, 细胞均无明显异型性, 其中小灶可见由骨母细胞围绕的不规则骨小Lorlatinib说明书梁呈骨性纤维结构不良形态, 骨小梁间纤维性间质内无上皮细胞巢。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经典型釉质瘤区域:上皮细胞巢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5/6、上皮细胞膜抗原(EMA)、p63等阳性, 间质波形蛋白阳性, Ki-67阳性指数约1%;高级别肉瘤区域:CK等上皮标记散在阳性, S-100蛋白、SOX9、CD99、SATB2、波形蛋白阳性, Ki-67阳性指数高达80%。患者截肢术后10个月无复发及转移。诊断时应充分取材, 着重与纤维结构不良恶变、骨肉瘤、转移癌等鉴别。
静脉瘀滞指数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目的 探讨静脉瘀滞指数(SI)预测妇RAD001溶解度科恶性肿瘤患者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价值。方法 以82例接受手Natural biomaterials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依据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分为血栓组(n=10)和非血栓组(n=72)。利用超声参数计算SI值,分析其预测患者术后DVT的价值。结果 血栓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D-D)水平高于对照组(Q-VD-Oph研究购买P<0.05)。两组术后D_(FV)水平升高,观察组股静脉内径(D_(F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SI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SI预测患者术后DVT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最佳阶段点分别为0.800(95%CI:0.697~0.880)、80.00%、83.33%、10.98。结论 SI可评估机体的血液状态,术前SI值可预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DVT的发生风险。
雪胆素片联合阿霉素增强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抗肝癌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雪胆素片联合阿霉素协同抗肝癌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雪胆素片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采用MTBIBW2992T法考察雪胆素片与阿霉素联合使用对人肝癌JQ1体内实验剂量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平板克隆观察雪胆素片与阿霉素联合使用对HepG2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雪胆素片与阿霉素联合使用对HepG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关键指标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和高Molecular cytogenetics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内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浓度。建立小鼠肝癌H2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雪胆素片与阿霉素联合使用的体内抗肿瘤效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CRT和HMGB1表达;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雪胆素片与阿霉素联合使用对小鼠心肌毒性的影响。结果 雪胆素片联合阿霉素对HepG2细胞具有浓度相关性的细胞毒性和促凋亡作用,可促进CRT膜外暴露,HMGB1向胞外分泌,ATP胞外浓度增加;雪胆素片联合阿霉素可抑制H22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提高免疫能力,延长其生存期,增加小鼠皮下肿瘤组织内CRT和HMGB1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结论 雪胆素片联合阿霉素的抗肝癌作用可能与调节免疫原性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枳术汤合补中益气汤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癌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枳术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三阶梯止痛疗法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使用三阶梯止痛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枳术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味,中药每天服用1剂,连续服用1周;之后隔天服用1剂,连续服用1周,总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此网站周的癌性疼痛程度、生存质量和疼痛相关血清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癌性疼痛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的组间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交互效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 30,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BIOPEP-UWM databaseotein,CR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味联selleck抑制剂合三阶梯止痛疗法可有效缓解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