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KIF14在ICC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法检测I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IF14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KIF14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KIF1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siRNA技术抑制QBC939细胞中KIF14的表达,并检测抑制效果;利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抑制QBC939细胞内KIF14的表达对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分别利用MTT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抑制KIF14表达对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qRT-PCR结果提示ICC组织中KIF14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endovascular infect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ICC组织中KIF14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KIF14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siRNA技术能有效抑制QBC939细胞中KIF14的mRNA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Epigenetics抑制剂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表明抑制KIF14的表达可抑制QBC939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论:KIF14在ICC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不良临床病理MRTX1133抑制剂特征相关;KIF14可通过AKT信号通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Author: admin
吡格列酮调节AMPK/mTOR信号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
目的 探究吡格列酮(PIO)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顺铂(C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将肺癌CDDP耐药细胞A549/CDDP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PIO组(10μmol/L PIO)、CDDP组(10SB431542体内实验剂量μg/mL CDDP)、CDDP+低浓度PIO组(CDDP+L-PIO组,10μg/mL CDDP+5μmol/L PIO)、CDDP+高浓度PIO组(CDDP+H-PIO组,10μg/mL CDDP+10μmol/L PIO)和CDDP+高浓度PIO组+AMPK激活剂AICAR组(CDDP+H-PIO+AICAR组,10μg/mL CDDP+10μmol/L PIO+20 mmol/L AICAR)。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MPK/mTOR通路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immune markers-3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PIO组A549/CDDP细胞OD_(450)值(48 h、72 h)、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目、AMPK磷酸化水平、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mTOR磷酸化水平、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CDDP组相比,CDDP+L-PIO组、CDDP+H-PIO组APF-6463922生产商549细胞OD_(450)值(48 h、72 h)、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目、AMPK磷酸化水平、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mTOR磷酸化水平、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AICAR减弱了PIO对肺癌CDDP耐药A549细胞CDDP敏感性的增强作用。结论 PIO可能通过抑制AMPK的活化,激活mTOR,增强肺癌A549/CDDP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
氢气疗法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
[目的]探讨氢气疗法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40Smoothened Agonist分子式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氢气治疗一组和氢气治疗二组。构建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别检测M1、M2亚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观察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0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肺泡间隔水肿增厚、血管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而氢气治疗组病变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减弱,且治selleck HPLC疗二组较治疗一组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Bacterial cell biology细胞因子IL-6和TNF-α表达明显升高,而治疗组较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治疗组抗炎因子IL-10较模型组表达升高。且治疗二组比治疗一组明显。免疫荧光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1亚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表达上调,治疗组表达明显下调,同时M2亚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表达上调,且治疗二组较治疗一组上调明显。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NF-κB p65/NF-κB p65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氢气治疗组明显降低,且治疗二组较治疗一组降低更加明显。[结论]吸入氢气疗法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1亚型向M2亚型极化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
褪黑素抑制海马神经元铁死亡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龄患者手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它表现为困惑、焦虑、人格改变和记忆力障碍。随着世界各地健康问题的加剧,外科手术量的急剧增加,手术已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这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患上POCD。这不仅严重影响老龄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褪黑素(Melatonin,MT)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激素,其在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肿瘤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证明,褪黑素能改善阿尔兹selleckchem LGK-974海默症、帕金森病等诸多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认知功能,而褪黑素在POC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却少有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褪黑素对脾切除术诱导的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Docetaxel溶解度及机制。方法:选取48只18月龄雄性C57BL/6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脾切除术组(S组)、褪黑素组(Mel组)及脾切除术+褪黑素组(S+M组),每组各12只。Mel组及S+M组术前连续5天给予褪黑素10mg/kg腹腔注射,Con组及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S组及S+M组通过脾切除术建立手术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及Y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认知功能,使用尼氏染色评价小鼠海马CA1区与CA3区的神经元损伤,使用普鲁士蓝染色评价小鼠海马CA1区铁沉积,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porous media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和FTH1的表达,使用RT-PCR检测海马组织铁死亡相关基因ACSL4、NCOA4、GPX4、SLC7A11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所占时间比率减低、正确进臂率下降。与手术组相比,手术+褪黑素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目标象限所占时间比率增加、正确进臂率上升,表明褪黑素改善了手术诱导的老龄小鼠认知损伤。(2)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小鼠尼氏染色海马CA1区与CA3区尼氏小体及神经元阳性细胞数量减少。与手术组相比,手术+褪黑素组小鼠尼氏染色海马CA1区与CA3区尼氏小体及神经元阳性细胞数量增加,证明了褪黑素的神经保护作用。(3)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小鼠普鲁士蓝染色海马CA1区铁离子表达增加。与手术组相比,手术+褪黑素组小鼠普鲁士蓝染色海马CA1区铁离子表达减少,表明褪黑素可以减轻手术诱导的老龄小鼠海马区域铁离子的沉积。(4)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小鼠海马组织GPX4与FTH1蛋白表达降低。与手术组相比,手术+褪黑素组小鼠海马组织GPX4与FTH1蛋白表达升高,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铁死亡改善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5)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小鼠海马组织ACSL4、NCOA4基因表达升高,GPX4、SLC7A11基因表达下降。与手术组相比,手术+褪黑素组小鼠海马组织ACSL4、NCOA4基因表达下降,GPX4、SLC7A11基因表达升高。验证了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铁死亡改善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论:褪黑素减轻了脾切除术诱导的神经损伤,改善了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鼠海马区域铁死亡有关。
SPOCK2对食管癌EC10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究SPOCK2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和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系HEEC,Western bIACS-10759说明书lot检测SPOCK2表达水平;将SPOCK2小干扰RNA转染Epigenetics抑制剂进EC109细胞系中,下调SPOCK2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POCK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JAK2和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 管癌细胞系EC109中SPOCK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系HEEC。下调EC109细胞中SPOCK2的表达后,EC109细胞增殖能力减弱、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s凋亡率增加、迁移与侵袭能力降低,JAK2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 EC109细胞中SPOCK2的高表达能够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进而促进EC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的临床意义,为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风险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肾炎患者41例作为慢性肾炎组,肾病综合征患者45例作为肾病综合征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反应时间、凝血时间、Angle、血栓最大弹力度、凝血指数等血栓弹力图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应时间、血小板诊断血栓形成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两组患者血红Y-27632体内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2、0.388、0.328、0.284、1.133、1.455、1.294、0.760,P>0.05);肾病综合征组患者反应时间、凝血时间、血栓最大弹力度低于慢性肾炎组,Angle、凝血指数高于慢性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4、15.303、10.759、4.180、21.771,P<0.05);活化selleck BLZ94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应时间、血小板诊断血栓形成的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1、5.168、6.257、5.649、6.45Median sternotomy8,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可作为评估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风险和肾脏损害程度的指标,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与纤维蛋白原升高有关,受血小板影响较小,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抗凝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同饮水量对~(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背景:部分患者行~(14)C-尿素selleckchem GNE-140呼气试验LY294002说明书(UBT)时存在尿素胶囊潴留食管的情况,饮水量对~(14)C-UBT评估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不同饮水量对~(14)C-UBT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8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拟行~(14)C-UBT并行无痛胃镜检查的400例患者,根据饮水量不同随机分成4组,其中A组饮水量25 mL,B组50 mL,C组75 mL,D组100 mL。行~(14)C-UBT后30 min内接受无痛胃镜检查。记录尿素胶囊在食管内的潴留情况。同时行Hp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组、B组、C组、D组尿素胶囊的食管潴留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胶囊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四组诊断Hp的敏感性、准确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D组的敏感性、准the oncology genome atlas project确性显著低于B组、C组(P<0.05)。结论:饮水量50~75 mL对~(14)C-UBT的影响较小,尿素胶囊在食管内潴留较少,可在临床上推广。
从“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角度探讨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
黄芩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热泻热痢的经典方剂,具有清肠止痢,和中止痛之功效,被后世誉为治痢之先方。现代临床上黄芩汤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目前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肠道黏膜完整性的破坏有关。黄芩汤能够保护肠道黏膜机械屏障、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进而调节生物屏障、缓解氧化应激进而调控化学屏障、减轻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及维持肠道内的免疫平衡状态进而保护免疫屏障等。黄芩汤可通过上述多途径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者从肠道粘膜屏障角度出发,从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细胞信号通路(IL-6 / JAK / STAT3 信号通路、NLRP3/Caspase-1细胞焦亡通路、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多方面对黄芩汤调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粘膜屏障保护的作用机制予以论述。中医方面,营卫是人体的营养与防御系统,起到维护人体的生命活动与防御外来病邪方面的重要作用。肠道黏膜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Trichostatin A小鼠同时可以防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为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卫与肠道黏膜具有相似性Telaglenastat小鼠,从调和营卫角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提供思路。
基于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的毛蕊花糖苷治疗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病幼龄大鼠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
通过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毛蕊花糖苷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病(purinomycin aminonucleoside nephropathy, PAN)幼龄大鼠的内源性代谢特征,初步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尿液生化指标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联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 OPLS-DA)等寻找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核心代谢通路。使用MetaboAnalyst 5.0平台绘制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来评估核心代谢物临床诊断效能。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显著降低PAN幼龄大鼠尿蛋白/尿肌酐比值。PAN幼龄大鼠模型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共筛选出17种差异代谢物,涉及到的通路有苯丙氨酸代谢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Dorsomorphin;毛蕊花糖苷干预PAN幼龄大鼠共筛选出13种差异代谢物,涉及到的通路有苯丙氨酸代谢以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其中,毛蕊花糖苷治疗后可显著回调的差异代谢物有亮氨酰脯氨点击此处酸和苯乙酮。这些通路主要揭示了毛蕊花糖苷干预PAN幼龄大鼠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氨基酸代谢。ROC曲线进一步分析出的2种核心生物标志物亮氨酰脯氨酸和苯乙酮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综上所述,毛蕊花糖苷可能通过回调内源性差异代谢物调控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治疗PAN幼龄大鼠,这将有助于初步阐明毛蕊花糖苷治疗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干预deep-sea biology机制。同时提取出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评估毛蕊花糖苷治疗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金丝桃苷调控Nrf2/HO-1/NQO1通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Antibody-mediated immunity探究金丝桃苷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 以结扎双肾动脉60min再恢复灌注120min构建肾IR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丝桃苷12.5、25、50mg·kg~(-1)组,留取大鼠血液和肾脏组织标本,检测24h蛋白尿、血肌酐及尿素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PF-02341066说明书HELGK-974采购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变,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表达,qRT-PCR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IL)-6、IL-10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Bcl-2、Bax、Nrf2、HO-1、NQO1蛋白表达。另取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丝桃苷50mg·kg~(-1)组和金丝桃苷+ML385(30mg·kg~(-1))组,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25、50mg·kg~(-1)组24h蛋白尿、血清肌酸酐、尿素氮、MDA水平均显著下降,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炎症细胞浸润严重,金丝桃苷组肾组织病理损伤均减轻,50mg·kg~(-1)组改善更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25、50mg·kg~(-1)组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iNOS和IL-6 mRNA表达显著下降,IL-10mRNA和p-Nrf2/Nrf2、HO-1及NQO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金丝桃苷12.5mg·kg~(-1)组Bax/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5)。ML385可部分阻断金丝桃苷对肾IR大鼠的改善作用。结论 金丝桃苷可能通过上调Nrf2/HO-1/NQO1信号通路,抑制肾脏细胞的凋亡、过度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肾脏IR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