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C4对Erastin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Src同源2结构域转化蛋白4(SHC4)对Erastin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GEO数据库分析EMedical officerrastin干扰肝癌细胞系后SHC4的变化情况。选取HeGefitinib-based PROTAC 3体内实验剂量pG2和Huh-7肝癌细胞系,利用慢病毒构建稳定过表达SHC4的细胞系(SHC4组)及转入空白质粒的对照组细胞系(vec组)。采用CCK-8法检测过表达SHC4对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干预的肝癌活力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细胞MDA水平,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检测细胞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通路蛋白NRF2、GPX4、xCT的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Erastin干预肝癌细胞后,SHC4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确认细节SHC4增加肝癌细胞的存活率,同时相较于vec组ROS和MDA水平降低,GSH水平升高,NRF2、xCT、GPX4蛋白明显增加。结论:SHC4通过调控NRF2-xCT/GPX4通路抑制Erastin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进程,进而促进肝癌的进展。

手术室预见性干预结合舒适性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究手术室预见性干预结合舒适性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接收的82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MK-2206说明书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auto immune disorder础上给予手术室预见性干预结合舒适selleck HPLC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预见性干预结合舒适性护理不仅能降低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的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缓解其术中应激反应,同时还能提高术后舒适度。

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果实类黄酮化合物差异分析

毛山楂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山楂野生近缘种,其果实常为红色。黑色毛山楂为从毛山楂实生后代中发掘的黑色medicinal resource果皮的优异资源。为探究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果实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对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成熟果实的类黄酮化合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成熟果实中,共检测STM2457出24种类黄酮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原花青素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化合物。黑色毛山楂果实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红色毛山楂,其中金丝桃苷含量最高(901.96μg·g~(-1))是红色毛山楂的1.63倍。红色毛山楂中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B2/B4/B5、表儿茶素等原花青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黑色毛山楂,其中表儿茶素含量最高(12 844.31μg·g~(-1))是黑色毛山楂的1.29倍。黑色毛山楂中矢车菊-3-O-半乳糖苷含量(1 323.66μR428g·g~(-1))是红色毛山楂的1.59倍,矢车菊-阿拉伯糖苷/木糖苷含量(731.43μg·g~(-1))是红色毛山楂的7.97倍。矢车菊-3-O-葡萄糖苷在黑色毛山楂果实中大量积累(3 149.17μg·g~(-1)),而在红色毛山楂果实中并未检测到。综上所述,通过对黑色与红色毛山楂类黄酮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为富含黄酮类物质山楂新品种的选育,提升山楂果实品质提供依据。

从铁死亡探讨独活寄生汤防治骨关节炎的机制

铁死亡通过与脂质过氧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相互Patent and proprietary medicine vendors作用,造成软骨退变、滑膜炎和细胞外基质降解,加速骨关节炎RP56976抑制剂(osteoarthritis, OA)的病情进展。铁死亡是造成软骨细胞死亡的重要原因,且主要与活性氧聚集、细胞结构破坏有关,并在滑膜增生及细胞外基质降解中发挥作用。从铁死亡的角度抑制炎症、氧化应激等,为OA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独活寄生汤通过抑制炎症反LGX818分子式应、氧化应激,调控自噬、凋亡等机制,改善软骨退变,延缓OA进程。既往关于独活寄生汤的研究大多相对孤立,无法体现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而铁死亡的出现则将各种病理机制联系到一起,不仅有利于OA机制的研究,也为独活寄生汤防治OA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更能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及中医药多靶点、多通路的特性。但目前关于铁死亡及其对OA的影响研究尚不够全面,不同机制间的串扰更是错综复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挖掘。

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后尿动力学指标及IPSS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后尿动力学指标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Btype III intermediate filament proteinPH患Adezmapimod小鼠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进行HoLE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那雄胺治疗,术后连续治疗4周。结果 术后4周,两组最大尿流率(Qmax)均高于术前,残余尿量(RUV)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Qmax高于对照组,RU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IP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selleckchem。结论 非那雄胺用于BPH患者HoLEP后治疗,可有效调节炎症指标,促进术后前列腺症状及尿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原核表达重组KLK7及其在胰腺癌细胞中的活性研究

研究背景:综合国内外研究和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组织激肽释放酶7(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7,KLK7)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沉默、敲低和敲除KLK7均可降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还可导致胰腺癌细胞发生铁死亡。目的:在本研究中,采用原核表达、纯化出活性KLK7蛋白,并将其回补到KLK7缺失的INCB018424胰腺癌细胞中,探究其对胰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为KLK7作为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提获悉更多供科学依据。方法:(1)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 GEX-6P-1-KLK7原核表达载体。(2)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GST-KLK7蛋白。(3)采用GST亲和磁珠纯化GST-KLK7,随即采用肠激酶剪切GST,活化KLK7。(4)使用酶标法鉴定KLK7活性。(5)通过挽救实验验证KLK7蛋白在胰腺癌细胞中的活性功能:采用CCK8法、实时细胞检测技术和克隆形成实验评价KLK7活性蛋白对KLK7缺失的胰腺癌细胞株的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回补KLK7活性蛋白对KLK7缺失引起的胰腺癌细胞铁死亡的逆转作用;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价回补KLK7活性蛋白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成Medications for opioid use disorder功构建p GEX-6P-1-KLK7原核表达载体。(2)成功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GST-KLK7重组蛋白,并采用GST亲和磁珠纯化GST-KLK7重组蛋白,经剪切活化得到KLK7蛋白。(3)回补KLK7活性蛋白,可显著提高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4)回补KLK7活性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KLK7缺失造成的铁死亡。结论:本研究表明,原核表达出具有活性的KLK7蛋白可显著提高KLK7缺失的胰腺癌细胞PANC-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且可逆转KLK7缺失引起的铁死亡,为KLK7作为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评估

目的:检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形态及功能变化来评估视神经的损害情况。方法:对2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眼底照像、视野、视神经OCT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结果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28例28眼中,能获取视神经图像25眼Mirdametinib体内实验剂量(89%),25眼中视盘颜色:正常9眼,充血水肿16眼,未出现苍白;C/D:<0.6者5眼,>0.6者1眼,不能分辨的有19眼;盘沿情况:正常6眼,不能分辨的有19眼;无法获取视神经图像3眼(genetic association11%)。视野检查:正常9眼(32%),出现视野损害的2眼(7%),因白内障视野检测无参考意义8眼(29%),假阳性率≥15%的2眼(7%),不能配合检查7眼(25%)。OCT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能测量的26眼(93%IACS-010759配制),其中神经纤维层厚度正常24眼,神经纤维层厚度局部变薄2眼。屈光间质严重混浊不能测量2眼(7%);P-VEP检查中P100波峰时正常的18眼(64%),峰时延长的10眼(36%)。P100波振幅正常的11眼(39%),振幅降低的17眼(61%)。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后视神经并不出现典型的青光眼损害,部分表现视盘充血水肿,对于视神经评估需要主观和客观检查进行综合评估,目前还没有更精确的一种评估方法。

钨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开发及其在壳幔钨循环中的应用

同位素地球化学有助于示踪物质源区以及地质过程。钨(W)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包括质量相关分馏和非质量相关分馏(同位素异常),其中W同位素异常可以制约地球早期分异、后期增生以及核幔相互作用等过程;稳定W同位素可以示踪不同地球化学储库中的W循环。本文主要基于W同位素的非质量相关和质量相关分馏过程开展研究。W同位素异常测试方法有MC-ICP-MS和N-TIMS两种质谱分析方式。本文开发了 N-TIMS测试W同位素异常的分析方法,并与MC-ICP-MS测试对比分析不同质谱对W同位素异常测试的差异。本文通过实时在线获得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有效地扣除了氧化物的影响;同时通过优化杯结构,样品单次测量的时selleck NMR间缩短至4小时之内,测试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W同位素异常分析的长期测试精度通常优于5 ppm,可用于识别硅酸盐样品中W同位素组成的微小变化。MC-ICGefitinib-based PROTAC 3分子量P-MS与N-TIMS的测试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此外,本文探讨了 W分析测试过程中的183W非质量相关效应的来源与影响,发现183W校正效果对MC-ICP-MS更明显,可能反映了 MC-ICP-MS和N-TIMS测试上样量的差异。太古代幔源样品普遍存在W同位素异常,本文通过分析南非Kaapvaal克拉通3.54 Ga到3.27 Ga和华北克拉通3.8 Ga到2.5 Ga岩石样品中的W同位素组成来探究W同位素异常与时间和空间的演化关系。结果发现,华北克拉通3.8 Ga样品具有显著的182W正异常,而3.4 Ga之后的年轻样品中没有182W正异常。南非Kaapvaal克拉通3.54 Ga到3.27 Ga的样品中均没有发现182W异常。结合前人关于古老幔源岩石的研究,可以发现太古代地幔W同位素在时间和区域上存在差异,可能指示了地幔对流或板块构造等过程在时间和区域上的差异。随着板块构造运动以及区域性的地幔对流,地幔不均一的混合速率也不一致,形成了不同古老克拉通地幔的W同位素差异;但地幔整体上逐渐均一化,之后形成的大多数地幔来源的岩石具有与现代地幔一致的W同位素组成。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稳定W同位素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潜在的同位素指标来研究不同过程(高温和低温)以及地球不同储层之间的W循环。本文主要开发了 MC-ICP-MS测定稳定W同位素的新技术,使用双稀释剂(180W-183W)进行校正,并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影响W同位素测量的干扰因素。结果发现当纯化后的样品溶液中的Hf/W≤3 × 10-4,Ta/W≤ 1,Os/W≤0.06,Ce/W≤0.0075,Nd/W≤2以及Sm/W≤ 5时,这些潜在的干扰元素对W同位素测试没有显著的影响。纯W标准溶液(NIST SRM 3163,Alfa Aesar W)和 USGS 参考物质 NOD-A-1 的δ186/184W值的长期外部精度优于±0.024‰(2SD)。本文还获得了最小上样量为5 ng的高精度W同位素分析精度,精度为0.026‰(2SD),可用于分析W含量极低的样品。USGS 岩石学标样(AGV-2、BCR-2、BHVO-2、GSP-2、RGM-1、SDC-1、NOD-A-1和NOD-P-1)经重复测量得到的δ186/184W值为0.017‰~0.144‰。本文首次报道了两种钨矿矿物(白钨矿和黑钨矿)国际标样的W同位素组成。白钨矿的W同位素组成与地幔值在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误差范围内一致,且相对于黑钨矿偏重0.04‰。钨矿中的W同位素差异可能反映了两者晶体结构的差异,具有四面体配位的白钨矿比具有八面体配位的黑钨矿更容易结合重W同位素。福建行洛坑矿床的黑钨矿和白钨矿样品与国际标样表现出类似的特征,白钨矿样品平均值相对于黑钨矿W同位素组成也整体偏重0.04‰。此外,白钨矿与黑钨矿样品的平均值均落在相应的国际矿物标样值误差范围内,表明黑钨矿和白钨矿本身可能是相对均一的,可以作为W在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端元。不同岩性岩石和钨矿矿物中稳定W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使W同位素成为研究地质储库中W循环的潜在地球化学指标。

从肝治心组方调控SLC7A11/GPX4介导的铁死亡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基于SLC7A11/GPX4介导的铁死亡途径探讨从肝治心组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从肝治心组方组和地尔硫?组,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予相应药物灌胃14 d。ELISA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肌钙蛋白T(c Tn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生化法检测血清谷胱甘肽(GSH)含量,HENirmatrelvir临床试验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心肌细胞铁沉积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阳性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心肌组织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合成酶(GSS)、GPX4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K-1775血清MDA、cTnT含量和CK-MB活性显著升高,SOD、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细胞肿胀伴炎性细胞浸润,胞质空泡样变性,胞膜破裂,线粒体嵴断裂、排列不规则,铁沉积显著增加(P<0.biomechanical analysis01),心肌组织SLC7A11、GSS、GPX4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从肝治心组方组和地尔硫?组大鼠血清MDA、cTnT含量和CK-MB活性显著降低,SOD、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心肌纤维排列较规则,细胞肿胀减轻,胞膜相对完整,线粒体结构改善,铁沉积显著减少(P<0.01),心肌组织SLC7A11、GPX4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从肝治心组方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组织铁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LC7A11/GPX4信号通路从而抑制铁死亡有关。

那屈肝素钙对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那屈肝素钙对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保胎治疗,治疗组除常规保胎治疗外,加用那屈肝素钙皮下PS-341纯度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La Selva Biological StationI)、收缩末期最大流速/舒张末期最大流速(S/D)]、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RI为(0.84±0.05)、PI为(2.35±0.37)、SD为(7.31±2.59),治疗后RI为(0.86±0.08)、PI为(2.41±0.44)、SD为(7.14±3.00),经t检验,治疗后RI、PI、S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Wnt-C59RI为(0.85±0.04)、PI为(2.43±0.33)、SD为(7.35±1.97),治疗后RI为(0.77±0.08)、PI为(1.99±0.46)、SD为(4.96±1.63),经t检验,治疗后RI、PI、S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活产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2,P<0.05);治疗组早产发生率为10.41%,对照组早产发生率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新生儿死亡及明显先天畸形。两组患者中均存在轻微不良反应,停药后恢复正常,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那屈肝素钙治疗高龄复发性流产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