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CT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全部患者均未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病理结果与CT检查的诊断情况,以及分析不同CT特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研究组的阳性、阴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低(P<0.05);与囊变(部分伴壁结节)相比较,钙化、病灶大小(最小径/最大径≥1/2)、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和强化(高)等CT特征的敏感性更高(P<0.05),与病灶大小(最小径/最大径≥1/2)、强化(高)等CT特征相比较,囊变(部分伴壁结节)、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和钙化(点状、颗粒状、簇状)等CT特征的特异性更高(P<0.05),与囊变(部分伴壁结节)、Ceralasertib核磁密度(Bioactive metabolites不均匀)相比较,钙化(点状、颗粒状、簇状)、病灶大小(最小径/最大径≥1/2)、形态(不规则)和强化(高,强化CT值>40HU以上)等CT特征的准确性更高(P<0.05)。结论:利用selleckchem INCB018424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进行评估,其具有无创、简便、准确性高等诊断优势,且由于CT检查扫描范围大,可以比较全面评价全颈部及上纵隔,同时可结合淋巴结的囊变(部分伴壁结节)、密度(欠均匀)、高强化(强化CT值>40HU以上)和钙化(点状、颗粒状、簇状)、病灶大小(最小径/最大径》=1/2)、形态(不规则)等CT特征征象,进而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为随后的临床诊断、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