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及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对比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于2021年列入齐齐哈尔市科技局创新激励项目,项目编号CSFGG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x-661.html-2021160。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案依据KDIGO指南建议将环磷酰胺和类固醇联合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荐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作为初始治疗的唯一替代方案。(2) 研究目的与意义: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中国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占我国成人肾病综合征的20%-30%。且近年来统计显示膜性肾病成为仅次于IgA肾病的第二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膜性sonosensitized biomaterial肾病临床表现各异,自然病程差异较大,约1/3患者出现自然缓解,1/3患者持续蛋白尿但肾功能稳PD0325901体内实验剂量定,1/3患者在5至10年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膜性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由特异性足细胞抗体介导,是一种以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上皮下间隙,足细胞消失和后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案依据KDIGO指南建议将环磷酰胺和类固醇联合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荐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作为初始治疗的唯一替代方案。本研究旨在对比环磷酰胺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以及影响治疗有效性的因素。(3) 主要论点与论据:本课题合同要求的性能指标为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经肾脏穿刺活检,并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合并重度感染、心衰、肿瘤、糖尿病)患者6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分别记录第1、3、6、9、12个月的尿总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浆白蛋白、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同时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二元逐步回归检验,P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环磷酰胺或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均明显,但前者短期内的疗效并不优于后者,而长期疗效则更明显。此外,他克莫司能够使机体恢复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疗效更突出。(4) 创见与创新:本研究通过总结他克莫司和环磷酰胺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过程,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统计学分析,对于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疗效特点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5)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题: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也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病因,1/3患者在5至10年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且近年来持续逐年剧增的膜性肾病已跃居成为我国第二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并且发病年龄年轻化。因此这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长期应用烷化剂环磷酰胺可出现骨髓抑制、生育能影响、癌症风险增加,同时激素的较大剂量应用后期出现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缺点仍很突出,同时限制了疾病的有效治疗。因此本研究从寻找更优化的治疗方案的角度出发,尽快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减少复发及并发症,保护肾功能,减少或延缓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减轻社会及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同时采用更加有效、经济的方法使膜性肾病得到尽快控制,缩短病程,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可以减轻长期服药带来的家庭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