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全世界非糖尿病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多见的原因,曾经24小时尿蛋白低于3.5g的IMN患者被认为单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支持治疗能够获得良好预后,而目前的研究发现,在随访过程中超过60%的初始中等量水平蛋白尿患者会向肾病水平蛋白尿进展,后遵循经典肾病患者自然病程,临床上拟探寻一种更加有效且温和的治疗手段。火把花根片是中国传统药物,主要成分包含表儿茶素及雷公藤甲素,具有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等效果。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4例中等量蛋白尿IMN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火把花根片用于治疗中等量蛋白尿IMN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火把花根片联合ACEI/ARB治疗或单独ACEI/ARB治疗的中等量蛋白尿的IMN患者44例,其中火把花根片联合ACEI/ARB治疗的22例患者纳入火把花根治疗组,单独ACEI/ARB治疗的22例患者纳入支持治疗对照组。主要观察结果是缓解率(完全或部分缓解),次要结果包括24小时蛋白尿、血清白蛋白水平、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以及不良事件。结果:1.在治疗的前3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尿蛋白下降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用药6、9、12个月cancer genetic counseling后,治疗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79±0.63g/24h与1.81±1.65g/24h(p=0.012),0.65±0.67g/24h与1.59±1.44g/24h(p=0.026),0.52±0.48g/2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4h与1.57±1.42g/24h(p=0.008);在用药前9个月,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5.39±2.04g/L与33.07±4.12g/L(p<0.05)。2.在治疗第6、9、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缓解率分别为68.2%与27.3%(p=0.016),72.7%与36.4%(p=0.015),77.3%与36.4%(p=0.006)。2.根据Kaplan-Meier方法估计,治疗组在12个月内总体缓解的概率高于对照组(p=0.0145)。3.Cox多变量生存分析表明,火把花根片治疗是蛋白尿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HR=3.136,95%CI 1.169-8.410,p=0.023),性别、年龄、基线尿蛋白、基线血清白蛋白、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及基线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水平未证明能够对结局产生影响(p>0.05)。4.此外,在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的患者中,用药满1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体缓解率高于对照组(75%与23.08%,p=0.017)。5.本研究在随访期间共发现相关不良反应7例(15.91%Tamoxifen),其中治疗组发现不良反应3例(13.64%),对照组发现不良反应4例(18.1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出现2例月经紊乱,1例肝功能损伤,对照组观察到出现肝功能损伤1例,低血压3例。结论:在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火把花根片治疗中等量水平蛋白尿特发性膜性肾病能够获得更高的缓解率,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