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期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瘦体组织下降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及分析

目的瘦体组织也称为瘦体重或去脂体重,它是衡量人体肌肉质量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50岁后人体肌肉质量每年以1%~2%的速度减少,表现为肌肉质量与瘦体重减轻、肌肉功能和力量降低等。除年龄、性别外,瘦体组织质量还受疾病、营养状况、炎症、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selleckchem NSC 127716)患者瘦体组织质量下降更早且更加明显,大约30%~50%的CKD患者存在肌肉蛋白分解增加,导致骨骼肌萎缩、蛋白质能量消耗、身体机能和运动耐力低下甚至肌少症,而且这种现象在CKD4~5期患者中更突出。CKD患者瘦体组织下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响因素较多,但是瘦体组织或肌肉质量检测方法临床未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早期有效识别和筛查相关风险因素,对预防及及时纠正瘦体组织流失十分必要。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研究调查4-5期CKD非透析患者瘦体组织下降状况,并采用列线图构建瘦体组织下降的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早期识Mucosal microbiome别与筛选瘦体组织下降风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CKD4-5期非透析患者247例,根据瘦体组织指数(LTI)分为正常LTI组和低LTI组,收集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瘦体组织下降的危险因素,并通过R软件包(R3.5.3)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正曲线及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和精准度。结果 (1)247例CKD4~5期患者中正常LTCP-690550I组148例(59.92%)、低LTI组99例(40.0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肾脏病原发病、NRS2002评分、体质量指数、小腿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二氧化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肾小球肾炎或高血压肾损害或其他原发病、CKD病程、吸烟饮酒史、CKD分期、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钾、血钙、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以瘦体组织下降为应变量(低LTI组=1,正常LTI组=0),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41,P=0.012)、糖尿病肾脏病(OR=2.153,P=0.029)、体质量指数(OR=1.639,P=0.023)、小腿围(OR=3.247,P=0.011)、二氧化碳(OR=3.573,P=0.004)是瘦体组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4)利用R软件包(R3.5.3)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CKD4-5期患者瘦体组织下降的列线图模型。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校正曲线均趋近于理想曲线,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χ2=3.549,P=0.637);ROC曲线AUC为0.792(95%CI:0.714~0.897)。结论基于年龄、糖尿病肾脏病、体质量指数、小腿围、二氧化碳5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CKD4-5期非透析患者瘦体组织下降风险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紧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