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情绪智力和反刍思维对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

目的: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已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抑郁障碍青少年中发生率高selleck产品。本研究旨在通过现况调查,了解诊断为抑郁障碍青少年NSSI行为的情况,探索元认知、情绪智力和反刍思维对抑郁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路径及程度。研究方法:根据DSM-5对于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纳入120名抑郁障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SM-5对NSSI行为的建议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伴NSSI组65名,不伴NSSI组55名。使用自制的LY2157299供应商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量表(ASHS)、情绪智力量表(EIS)、反刍思维量表(RRS)对各组进行施测。元认知的评估需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Nvivo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编码,根据元认知评估量表(MAS-R2009)进行评分,得到访谈逐字稿120份,共计约60万字。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伴NSSI行为组与不伴NSSI行为组的抑郁障碍青少年在性别(χ~2=4.82,p<0.05)、父母婚姻情况(χ~2=11.15,p<0.05)、网络依赖情况(χ~2=7.35,p<0.05)、遭受校园暴力情况(χ~2=9.49,p<0.01)上差异显著。2.伴NSSI行为组的HAMD得总高于不伴NSSI组,差异达到边缘显著(p=0.06)。以HAMD总分为协变量进行总分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消除协变量HAMD总分的影响后,伴NSSI组MAS总分显著低于不伴NSSI组(F_((1,117))=83.11,p<0.001);伴NSSI组RRS总分显著高于不伴NSSI组(F_((1,117))=13.74,p<0.001);伴NSSI组和不伴NSSI组EIS总分无显著差异(F_((1,117))=2.54,p=0.11>0.05)。3.在伴NSSI行为组中,NSSI与MA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61,p<0.01),与RR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1),与HAMD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1),与EIS总分无关(p>0.05),与EIS分维度情绪调控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1)。4.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元认知、反刍思维对NSSI均有直接影响,标准路径系数分别为0.273、-0.277、0.336。抑郁也可以分别通过影响元认知(β=-0.588,p<0.001)和反刍思维(β=0.368,p<0.01),进而影响NSSI。结论:1.相比于无NSSI行为的抑郁障碍青少年,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元认知能力更低,情绪感知和情绪调控能力更低,反刍思维程度更高。2.在具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中,NSSI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与元认知水平呈负相关,与反刍思维水平呈正相关Oral medicine。具体表现为,元认知能力越低,抑郁程度和反刍思维程度越高的青少年,NSSI行为可能越严重。3.元认知、反刍思维和抑郁程度均能直接影响抑郁青少年NSSI行为。在抑郁与NSSI行为的关系中,元认知和反刍思维可能起中介作用。不良元认知促进反刍思维,对NSSI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