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生物技术药物引起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在非临床试验中常导致受试动物产生肾脏毒性反应,从而影响受试动物的肾脏功能,因此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检测IC性肾损伤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建立SD大鼠和BALB/c小鼠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动物模型并对其生物标志物进行研究,为生物技术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快速、灵敏、高效地检测IC性肾损伤提供参考。方法:1.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Flow Cytometry照组、造模低剂量组(10 mg/kg)、造模中剂量组(12.5mg/kg)及造模高点击此处剂量组(15 mg/kg)。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ationic bovine serum albumin,C-BSA)皮下给药诱导免疫2周,随后尾静脉给药增强免疫6周,构建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大鼠模型。通过检测一般毒性指标和24 h尿蛋白、补体指标检测、肾脏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特殊染色检查和透射电镜检查,评价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2.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造模低剂量组(2.5 mg/kg)、造模中剂量组(5 mg/kg)及造模高剂量组(10 mg/kg)。采用C-BSA皮下给药诱导免疫2周,随后尾静脉给药增强免疫2周,构建免AMG510说明书疫复合物性肾损伤小鼠模型。通过一般毒性指标和24 h尿蛋白,肾脏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特殊染色检查和透射电镜检查,评价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3.对两种不同种属IC性肾损伤模型进行生物标志物补体C3、Ig G、结蛋白(Desmin)和足细胞素Podocin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进行检查,评价其成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结果:1.SD大鼠C-BSA尾静脉给药增强免疫后,造模组动物出现以下改变,包括:体重增长缓慢和摄食量下降;24 h尿蛋白显著升高;肾脏相对重量显著升高;肾脏黄色变色;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加及基底膜增厚,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补体系统激活;肾脏透射电镜检查发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突变平或消失,部分融合且造模高剂量组动物足突广泛融合,电子致密物呈驼峰样沉积;补体C3(Complement 3,C3)和Ig G颗粒状沉积于基底膜;Desmin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和Podocin表达改变。2.BALB/c小鼠C-BSA尾静脉给药增强免疫后,造模组动物出现以下改变,包括:体重增长缓慢和摄食量下降;24 h尿蛋白升高;肾脏相对重量显著升高;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加以及基底膜增厚,炎性细胞浸润;肾脏透射电镜检查可见基底膜增厚,足突变平或消失,部分融合以及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另外,造模高剂量组动物可见足突广泛融合;补体C3和Ig G颗粒状沉积于基底膜;Desmin表达水平增加。结论:1.本研究通过C-BSA诱导免疫和增强免疫相结合,成功构建了SD大鼠和BALB/c小鼠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模型。2.C-BSA作为一种外源性蛋白可引起SD大鼠和BALB/c小鼠出现III型超敏反应,机体中形成IC并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3.本研究中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查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优点,可作为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的肾脏首选检查方法,特殊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可作为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的辅助检查方法。4.本研究发现Podocin有可能作为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Desmin表达水平和肾小球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