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1.通过最新的前列腺癌患者队列研究,探讨前列腺癌流行病学趋势;2.利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在前列腺癌组织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非编码微小RNA(miRNA);3.研究筛选出来的miRNA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关系;4.探讨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5.探索miRNA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凋亡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1.通过SEER stat软件提取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数据库197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2.进行miRNA芯片技术并获得前列腺增生和癌症患者组织中具有差异的miRNA,通过芯片结果和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出需要研究的miRNA;3.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经病理学诊断的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资、血液样本和前列腺组织样本,检测患者血液样本和前列腺组织样本中筛选出来的miRNA表达量,分析前列腺癌与miRNA的关系;4.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miRNA表达量,筛选出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5.通过miRNA-222-mimics转染PC3前列腺癌细胞,进行CCK8、Transwell、流式细胞仪以及划痕等细胞生物学实验检测miRNA表达水平的上调或下调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增殖、侵袭能力、凋亡能力以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1.从1975年到2019年,前列腺癌的年龄调整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年平均百分比变化(AAPC)为0.45(95%CI:-0.87~1.80)。在各分化程度中,中分化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增加最显著,AAPC为2.99(95%CI:1.47~4.54);未分化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减少最显著,AAPC为-10.39(95%CI:-13.86~-6.77)。在不同肿瘤分期中,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减少最显著,AAPC为-1.83(95%CI:-2.76~-0.90)。在不同种族中,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土著和亚洲或太平洋岛民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下降了,AAPC分别为-3.40(95%CI:-3.97~-2.82)和-2.74(95%CI:-4.14~-1.32)。在不同年龄中,15~54岁和55~64岁人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AAPC分别为4.03(95%CIBYL719核磁:2.73~5.34)和2.50(95%CI:0.96~4.05),≥85岁人群的发病率显著下降,AAPC为-2.50(95%CI:-3.43~-1.57);2.miRNA芯片结果表明在前列腺增生与肿瘤组织中具有许多有差异的miRNA,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出miRNA-144、miRNA-222、miRNA-1248和miRNA-3651等四种miRNA作为研究对象;3.本研究收集41例前列腺增生和37Aerosol generating medical procedure例癌症患者的前列腺组织,q RT-PCR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miRNA-22RSL3配制2的表达量低于非前列腺癌组织(P<0.05)。收集52例前列腺癌和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液样本,q RT-PCR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血液样本中miRNA-222、miRNA-1248和miRNA-3651的表达量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4.分析结果表明,f/t比值、miRNA-222和miRNA-1248相对表达量为前列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5.miRNA-222过表达后可导致PC3前列腺癌细胞的的生长增殖、侵袭能力、凋亡能力以及转移能力发生明显变化。结论:1.本研究中虽然前列腺癌的总发病率无明显的变化,但是不同特征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发生了显著变化;2.通过miRNA芯片结果,发现与前列腺癌相关的一批新的miRNA;3.筛选出来的miRNA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4.f/t比值、miRNA-222和miRNA-1248相对表达量是前列腺癌的重要影响因素;5.miRNA-222能够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能力、凋亡能力以及转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