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抑郁症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精神障碍疾病,其带来的情绪失调问题可导致Short-term bioassays抑郁症患者出现自伤、自杀等恶劣后果。对抑郁症患者开展情绪调节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自伤、自杀等危险行为的发生。辩证行为疗法起源于美国,是以正念为基础、情绪调节为核心的一种心理治疗,已被证实可减少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自伤行为,但其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目的:明确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情绪调节团体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情况、自伤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2022年4月~2023年2月期间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病房的常规护理及心理辅导,参与病房文娱活动。干预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4周共8次的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情绪调节团体技能训练。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分别通过抑郁自评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自我伤害问卷测量患者的抑郁程度、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情况和自伤情况。结果:两组共65名患者完成了研究,且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4周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的抑AG-221分子式郁程度、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情况和自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抑郁程度:干预4周后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干预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的抑郁得分较对照组随时间显著下降(P<0.05)。(2)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情况:干预4周后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干预组研究对象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的积极维度得分与消极维度得分和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积极与消极维度总分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3)自伤情况:干预4周后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干预组研究对象的自伤行为发生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身体损害发生率、自伤行为总分和自伤次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情绪调节团体技能Canagliflozin小鼠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使患者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增加,同时减少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并使自伤次数少、自伤程度轻的患者减少自伤行为或不再发生自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