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条件下合理配施氮肥是实现作物稳产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明确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氮效率春玉米品种最佳经济施氮量,探究其秸秆还田条件下春玉米减氮增效的碳氮代谢机制,本研究以氮高效品种先玉335(XY335)、氮低效品种农华101(NH101)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农户浅旋、免耕覆盖还田(NTR)、深松秸秆混拌还田(SSR),深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DPR)4个耕作措施,以及N3正常LEE011体外施氮(300 kg/hm~2)、N2减氮15%(255 kg/hm~2)、N1减氮30%(210 kg/hm~2)、N0不施氮肥(0 kg/hm~2)4个施氮水平,以农户浅旋、正常施氮(300 kg/hm~2,N3)为CK。通过对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品种植株碳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光合特性、产量和氮效率的研究与分析,明确不同氮效率春玉米碳氮代谢对秸秆还田方式下减氮配施的响应差异,确定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氮肥适宜施用量,从碳、氮代谢的角度揭示秸秆还田方式下氮肥减量配施对不同氮效率春玉米稳产增效的生理机制影响,为内蒙古地区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可提高不同氮效率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各还田方式间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及氮利用率均表现为DPR>SSR>NTR>CK。连年秸秆还田后,DPR在减氮15%水平下也保持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在此施氮水平下氮高效品种氮肥偏生产力较CK提高了19.76%,氮肥农学效率提高了12.65%,氮利用率提高了0.82%;氮低效品种氮肥偏生产力较CK提高了15.90%,氮肥农学效率提高了2.87%,氮利用率提高了1.94%,氮高效品种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利用效率提升潜MK-2206价格力较氮低效品种更大。(2)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可有效提高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光合特性,增大叶面积、SPAD值、净光合速率、单株干物质量的增幅,降低生育后期的降幅。即使在玉米光和特性显著下降的生育后期,秸秆还田的优势仍显著,DPR的优势最强,且减氮15%的DPR处理下氮高效品种的光合特性指标均与正常施氮无显著差异,氮低效品种则下降显著。(3)秸秆还田可有效缓解生育后期减施氮肥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碳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造成的降低幅度,DPR处理下氮肥减施15%,XY335的蔗糖、淀粉、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20.61%、30.82%、26.23%;磷酸蔗糖合成酶、蔗糖合成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16.70%、12.77%;而DPR处理氮肥减氮15%下NH101的蔗糖、淀粉、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20.43%、30.18%、25.24%,磷酸蔗糖合成酶、蔗糖合ImmunoCAP inhibition成酶活性显著提高了10.25%、11.08%。DPR处理下氮高效品种的有机碳含量在N2水平与N3差异不显著,而氮低效品种则显著下降了7.30%。(4)秸秆还田可有效缓解生育后期减施氮肥对玉米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造成的降低幅度,减少施氮后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在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降低最多的生育后期,XY335的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较NH101显著增加了18.23%(可溶性蛋白)、33.50%(游离氨基酸)、11.72%(氮积累量)、24.74%(硝酸还原酶)、37.71%(谷氨酰胺合成酶)。增高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幅度最大的DPR处理下N2水平的XY335各项指标与N3差异均不显著,其他秸秆还田减施氮肥处理的氮代谢相关指标则均呈显著降低趋势。(5)不同氮效率品种吐丝30d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碳氮代谢产物、关键酶活性、植株光合及产量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碳氮比、氮效率及产量指标间均呈负相关,氮高效品种的相关系数高于氮低效品种;不同还田条件下的相关系数以DPR最高。(6)连年秸秆全量还田可有效降低不同氮效率品种最佳经济施氮量。DPR处理下氮高效品种最佳经济施氮量平均为256.55 kg/hm~2,氮低效品种最佳施氮量平均为293.54 kg/hm~2,氮高效的最佳施氮量较氮低效品种降低12.60%,产量增高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