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肿瘤依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不断升高,迫切需要寻找高效、低毒、微创的治疗策略改善肿瘤的治疗结果。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和手术)相比,光疗法因其侵袭性小、时空可控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LXH254分子量优点,在肿瘤治疗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光疗法包括光动力治疗(PDT)和光热治疗(PTT),它可以通过产生热量或活性氧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或坏死,光疗剂是光疗法的最关键组分。然而,大多数有机光疗剂面临着稳定性低、生物相容性差、光热转换率和活性氧产率低、吸收波长短等缺点。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的光疗试剂在肿瘤的PTT/PDT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选择具有近红外吸收强、光稳定性优异、荧光亮度高和光物理性质可调等优点的氮杂氟硼二吡咯(Aza-BODIPY)染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工程,合成了一系列强近红外吸收的Aza-BODIPY衍生物,并采用两亲性聚合物包裹形成纳米颗粒,从而改善它们的水溶性。有机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动力或光热效应,在激光照射下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这为近红外多功能光学诊疗剂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主要内容如下:(1)以1,3,5,7-四苯基-Aza-BODIPY为母体,利用分子内电荷转移构建了D-A-D体系,并通过三键将不同的供体与Aza-BODIPY的2,6位共价连接,扩展π共轭体系,提高近红外吸收。此外,在3,5位引入二甲氨基能进一步促进吸收红移,并实现近红外二区荧光发射。引入螺旋状三苯胺限制分子间LY294002分子量的相互作用,使纳米颗粒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同时,分子内可旋转的三苯胺、四苯乙烯基团可以提高光热治疗效果。在808 nm激光照射下表现出显著的光毒性,利用活死细胞共染法和流式细胞术,验证了5种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肿瘤热消融能力。(2)利用分子工程,在刚性Aza-BODIPY母核1,7位引入三苯胺,促进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PET)和分子内旋转,以促进红移吸收红移并提高光热转换效率。在刚性Aza-BODIPY的2,6位以噻吩或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为桥连体,连接柔性三苯胺或四苯乙烯,成功合成了三种结构相似的Aza-BODIPY衍生物(TSA-BP,TES-BP和TESO-BP)。噻吩类化合物作为优异的电子传导体,一方面增强系间交叉提高活性氧的生成,另一方面保留足够的空间使四苯乙烯成为额外的产热马达。同时,旋转基团的连接具有的抗荧光淬灭作用,能用于NIR-II荧光成像。制备的纳米颗粒在808 nm激光照射下表sociology medical现处良好的光热转换能力和活性氧产生能力。与商业染料吲哚菁绿(ICG)相比表现出强的热、光、活性氧物种(H_2O_2)稳定性。细胞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颗粒对4T1细胞具有低的暗毒性和较强的光毒性,表现出PTT/PDT联合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