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黄皮及其组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通过研究黄皮中的新型咔唑生物碱衍生物CZK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为开发黄皮中的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提供更多研究依据。方法:(1)通过PubMed和CNKI数据库收集黄皮活性成分以及SEA数据库筛选其对应靶点,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缺血性脑卒中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2)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展开GO和KEGG富集分析。(3)使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CZK与Keap1-Nrf2蛋白复合体进行分子对接验证。(4)采用SH-SY5Y细胞检测CZK的细胞毒性。(5)采用大鼠MCAO模型通过尾静脉给药的方式评价CZK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率、水肿率和神经行为学评分。(6)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检测CZK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7)DHE染色观察脑组织ROS含量,通过试剂盒检测SOD、MDA、GSH等抗氧化指标。(8)TUNEL和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损伤情况。(9)Western blotCB-839化学结构测定脑内Nrf2、HO-1、NQO1、Keap1蛋白含量R428配制变化。(10)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rf2、8-OHdG荧光表达。结果:(1)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黄皮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靶点数量有256个。ROS代谢可能是黄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途径。(2)分子对接显示CZK与Nrf2蛋白复合体有较强的结合作用。(3)与母体ClaulansineF相比,在孵育时间达72h、浓度为6.25 μM时,CZK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P<0.001)。(4)与模型组比较,剂量为50 mg/kg的CZK显著改善大鼠脑梗死率(P<0.01)、水肿率(P<0.001)及神经行为学评分(P<0.01)。(5)CZK具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为77.08 nM。(6)CZK显著减少了脑内ROS含量(P<0.01),并提高了 SOD活力(P<0.01)和GSH含量(P<0.05)。同时CZK还减少了 8-OHdG阳性细胞数(P<0.01),改善了 DNA氧化性损伤。(7)CZK减轻了神经元损伤情况,表现为尼氏小体增多(P<0.05)和细胞凋亡减少(P<0.01)。(8)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ZK能促进Nrf2蛋白核转运,并且Western blot结果中CZK上调了 Nrf2(P<0.05)、HO-1(P<0.01)、NQO1(P<0.01)蛋白含量。结论:(1)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黄皮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cardiac device infection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CZK能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和激活Nrf2通路减少氧化应激改善脑缺血性脑卒中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