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我国重要的selleck产品油料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的持续提升关乎我国粮油安全保障。当前油菜育种工作面临着油菜遗传基础日趋狭隘的问题,因此亟需开展油菜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评价工作,发掘利用一批优异种质以拓宽油菜遗传背景,提升油菜产量品质。本研究以300份油菜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考察鉴定了全生育期24个农艺性状,对各个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分析了各农艺性状间的相互作用,评估了其遗传多样性,筛选获得了系列特异种质资源。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对300份油菜核心种质苗期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29.00%的材料为椭圆形叶片,71.00%的材料为卵圆形叶片;5.70%的材料叶缘形状为波形,28.30%的材料叶缘形状为锯齿形,66.00%的材料叶缘形状为全缘;3.70%的材料叶色为浅绿色,85.30%的材料叶色为绿色,11.00%的材料叶色为浓绿色;48.30%的材料苗期生长习性为直立型,6.70%的材料为半直立型,45.00%的材料为匍匐型。2.对300份油菜核心种质生育期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两年间300份材料平均生育期为250天,Y296生育期极短在120天左右,Y002、Y153和Y163等材料居中,在250天左右;Y130、Y118和Y011等材料较晚,在270天左右。3.对300份油菜核心种质产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两年间300份材料全株平均有效角果数为280个,Y140、Y160和Y224等材料全株有效角果数较少,在140个左右,Y187、Y108和Y196等材料居中,在315个左右,Y277、Y268和Y225等材料较多,在530个左右;300份材料全株平均每角粒数在25粒左右,Y237、Y021和Y046等材料每角粒数较少,在12粒左右,Y104、Y001和Y039等材料居中,在25粒左右,Y136、Y005和Y008等材料较多,在40粒左右;300份材料全株平均种子千粒重在4.2 g左右,Y041、Y277和Y187等材料千粒重较小,在2.4 g左右,Y033、Y150和Y141等材料居中,在4.3 g左右,Y058、Y144、Y059和Y100等材料较大,在6.2 g左右。4.对300份油菜核心种质品质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两年间300份材料平均种子蛋白质含量为28.00%,Y056、Y032和Y220等材料含量较少,在24.00%左右,Y258、Y102和Y072等材料居中,在28.00%左右,Y265、Y205和Y204等材料较多,在34.00%左右;300份材料平均种子含油量在37.00%左右,Y184、Y133和Y227等材料含油量较少,在28.00%左右,Y066、Y106和Y187等材料居中,在37.00%左右,Y199、Y122和Y240等材料较多,在44.00%左右。5.对300份油菜核心种质20个数值型农艺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表明:300份油菜核心种质材料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按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起始有效分枝位点高度>全株有效角果数>油酸含量>主花序角果密度>主花序长度>有效一次分枝数>每角粒数>亚油酸含量>千粒重>角果长度>棕榈酸含量>株高>亚麻酸含量>含油量>始花期>盛花期>现蕾期>抽薹期>终花期>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8.34%、31.66%、31.59%、29.52%、26.49%、25.76%、24.08%、18.60%、18.38%、15.78%、14.63%、13.63%、11.33%、9.14%、8.07%、7.67%、7.08%、7.08%、6.19%、6.00%,300份油菜核心种质材料各个农艺性状变异类型丰富,表明该批材料可为不同育种目标的油菜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基础。6.通过表型统计分析与比较,筛选出了Y006、Y008、Y091、Y093、Y096、Y106、Y112、Y180、Y193、Y256、Y261、Y266和Y296等10份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材料,可用于后续油菜种质创新。7.对300份油菜核心种质展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得到了Bna A09g19730D、Bna A09g19740D和Bna A0medicine containers9g19770D等15个与油菜千粒重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以及Bna A02g09070D、Bna A02g09100D和Bna A02g09120D等16个与油菜含油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为后续油菜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参考。本研究通过对300份油菜核心种质资源的表型鉴定与种质评价,筛选出了各性状上具有明显差异的极端性状材料及10份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并在表型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到了与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相关的若干候选基因,为后续的油菜的功能基因组研selleckchem究及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