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项韧带(ligamentum nuchae,LN)长期慢性损伤导致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断裂,钙盐沉着从而造成项韧带钙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Nuchae,OLN)。项韧带钙化的患者常出现颈部、头部、上臂或上背部疼痛和LGX818僵硬等症状,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有研究表明,项韧带钙化症可能是一种脊椎韧带钙化性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与其他颈椎退变性疾病共存或是其危险因素,与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对于项韧带钙化症的治疗,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往往得不到满意的效果,不能延缓项韧带钙化的发展。钙化灶切除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有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常难以接受。临床上常通过针刀技术对腱鞘及深筋膜松解来治疗疾病,我们用针刀对钙化灶及周围软组织进行广泛微创松解、剥离,并与开放式钙化灶切除术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其临床意义。目的:本研究对比微创松解术与钙化灶切除术在治疗项韧带钙化症中的疗效和差异,探讨治疗项韧带钙化症的新方法。方法:前瞻性收集自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项韧带钙化症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0例。根据术式进行分组,行钙化灶切除术为对照组,共计28例;行微创松解术为治疗组,共计32例。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钙化灶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颈椎生理曲度、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Pain Scale,VAS)、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的变化,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和严重疼痛、瘀斑、皮下血肿、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综合评估两种方法治疗项韧带钙化症的疗效。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钙化灶的形状及位置对手术选择无影响。2.钙化灶切除术组项韧带钙化灶均得到完全切除,随访时间内无新的钙化灶产生,微创松解术组患者术后钙化灶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小,但术前术后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疼痛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改善。两组治疗结果对比,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颈椎活动度、颈部功能障碍指数无差异,钙化灶切除术组术后晚期疼痛评分、钙化灶横截面积变化、愈显率优于微创松解术组;Medial malleolar internal fixation微创松解术组术后早期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优于钙化灶切除术组。4.钙化灶切除术组共发生6例不良事件:疼痛2例,瘀斑2例,皮LBH589试剂下血肿1例,病情恶化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4%。微创松解术组共发生2例不良事件:疼痛1例,瘀斑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两者对比无差异。结论:1.微创松解术和钙化灶切除术均可治疗项韧带钙化症,术后二者的疼痛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生理曲度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得到改善。2.与钙化灶切除术相比,微创松解术在治疗项韧带钙化症过程中操作简便,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患者接受度和满意度高的治疗方法,更推荐用于项韧带钙化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