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分析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国内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相关文献,探索针刺治疗VaD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应用前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针刺治疗VaD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29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有1289篇,年发文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共有778位作者被纳入,其中72位作者发文量≥5篇,形成以赖新生、程红亮、刘存志为代表的主要合作团队;共有3Sensors and biosensors50所机构被纳入,其中23所机构发文量≥10篇,主要研究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共有510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41个关键词的出现频次≥10次,形成以“痴呆“”认知障碍“”电针“”三阴交“”针刺“”针灸“”总有效率“”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为主的7个自然聚类。结论 针刺治疗VaD目前已形成普遍认可的AZD1152-HQPA治疗方案,但研究缺乏系统化,需加强多机构、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开展更多高质量相关研究,促进针刺治疗的特色与优势持续发展。针刺治疗VaD尚侧重于动物实验及小型的临床研究,今后应发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并在疗效确定的基础AMG510 IC50上进行机制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