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以中医“气化理论”为指导,探究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的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以扶阳消阴为法,拟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合丹参饮加减方,评估该方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的有效性,为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查阅古代经典著作以及现代相关文献,探析“气化理论”的理论内涵,并基于“气化理论”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的病因病机。同时梳理扶阳消阴法的源流,总结其临床应用,拟定临床运用扶阳消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的方剂。临床研究:本实验所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病房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06例。研究者将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表和安全性指标监测表。治疗周期结束后,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评估以瓜蒌薤白桂枝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理论研究:气化分为自然气化(天)、药物气化(地)及人体气化(人)三部分,它是自然界万物在天地之气上下交互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种物候变化。自然之气(无形)化周行而不殆,运化万物(有形),此即自然气化;人体与药物气化又皆是自然气化的产物。人体之气秉受自然之气,在人体表现为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无形)在生克制化的关系下将水谷精微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有形),这种五脏生克制化的关系是人体达到了阴阳和谐统一的平衡状态,即是人体气化;药物之气性是承于自然之气而产生的,当人体五脏生克制化的关系失去平衡、气机失常时,则需要以药物的偏性来调节人体的偏性,此是药物气化。基于“气化理论”剖析稳定型心绞痛的产生:稳定型心绞痛最主要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是因心(阳)气不足,导致五脏生克制化关系紊乱,出现气化失常;标实是因气化功能失常,造成体内精微物质无法正常代谢,形成痰、瘀、水、湿、浊、毒等病理产物(阴邪)。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除本阳虚寒外,其次是以标实为主的痰瘀互结,而痰瘀是由脏腑阳气亏虚、气化失常产生的。故临床中基于气化理论运用扶阳消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在温补脏腑阳气的同时,促使五脏生克制化机制正常运转,进而寒得祛、痰瘀亦随气化功能恢复得以消除。2临床研究:本研究在试验过程中脱落2例,实际共纳入104例患者,最终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完成临床观察5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例如性别、年龄、病程、既往病史、吸烟和饮酒史等,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1)心绞痛、心电图、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综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组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5项标准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9.62%,高于对照组的48.08%,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综合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3.08%,高于对照组的53.85%,具有统计学意义(P<Decitabine molecular weight0.05)。(2)中医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经过治疗,治疗组的中医临床疗效改善的总有效率是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0.00%(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计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中医证候单项积分进行比较,治疗组的肢体沉重、痰白易咳、腹胀纳呆等指标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干涩、肌肤甲错这一证候,亦较对照组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胸痛、腹胀纳呆、痰白易咳、肢体沉重、面色苍白晦黯、皮肤干涩、肌肤甲错、气短乏力、形寒肢冷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胸闷这一证候指标,亦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Multi-subject medical imaging data0.05);治疗前后舌脉比较,治疗组舌暗淡,苔白厚腻、脉紧涩或滑涩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评价:本研究在两组患者治疗AZD6738 MW期间,尚未观察到安全性指标出现异常、亦未发生过严重的不良事件,故瓜蒌薤白桂枝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的安全性较好。结论(1)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的核心病机为脏腑气化失司,阳虚阴盛,心脉痹阻。“气化理论”指导下以扶阳消阴法提出的瓜蒌薤白桂枝汤合丹参饮加减方可扶助脏腑阳气、恢复机体气化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2)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瓜蒌薤白桂枝汤合丹参饮加减方可显著改善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临床症状,综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无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以“气化理论”为指导思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痰瘀结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