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TM3、BTBD7、PEA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结构域蛋白7(BTBD7)、多瘤病毒确认细节增强子激活剂3(PEA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进行肺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切取其肺癌患者癌组织,为本研究组织标本,同时切取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数据的比较。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FITM3、BTBD7、PEA3表达。观察IFITM3、BTBD7、PEA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IFITM3、BTBD7、PEA3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IFITM3、BTBD7、PAdezmapimodEA3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吸烟史、组织学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于IFITM3、BTBD7、PEA3表达于TNM分期、分化程度、胸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IFITM3、BTBD7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518,P=0.001);NSCLC组织BTBD7、PEA3表达呈正相关(r=0.604,P=0.001);NSCLC组织IFITM3、PEA3表达呈正相关(r=519,P=0.001)。结论:NSCLC IFITM3、BTBD7、PEA3表达呈上调状态,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与其表达Wearable biomedical device的高低变化与TNM分期、分化程度、胸膜转移、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症状之间具有相关性,由此表明,IFITM3、BTBD7、PEA3可能参与NSCLC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