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一直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健康问题,它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有研究表明,疼痛不仅会引起病人的负面情绪,还会对大脑的感觉传输通路和运动执行功能产生影响。多数研究都是基于灰质改变去解码大脑对疼痛的加工过程,而对白质区域的疼痛改变还有待研究。故本研究从体素和网络水平出发,关注具有不同疼痛耐受度的人群,其白质功能是否发生改变,该变化是否GDC-0973纯度与下行疼痛调控系统对疼痛的调节或焦虑情绪的产生有关。首先,本研究从体素层面研究冷疼痛刺激下大脑白质的功能改变。通过计算被试半球体素之间的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与疼痛相关的浅层-上部放射冠和浅层-皮质脊髓束的功能障碍,可能会通过丘脑有关环路抑制疼痛信息的输入;而上纵束和浅层-皮质脊髓束分别与额叶和小脑相关,猜测其功能改变会引起人体对疼痛的自动规避和运动功能障碍;另外,额叶相关的上纵束和浅层-钩束功能改变也可能是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参与的下行疼痛调控系统功能特异性导致的结果。本章研究从网络层面研究冷疼痛刺激下大脑白质的功能改变。通过K均值聚类获得不同白质功能网络,研究网络间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分析结果发现,后小脑网络与感觉运动皮层(Sensorimotor Cortex,SMC)之间的FC改变,可能是下行疼痛调控系统有效调节人体疼痛感知的结果;而后小脑区和额颞区作为DMN的关medial frontal gyrus键区,他们的连接改变可以解释为需要减弱大脑的自我参照连接,以更有效地调节外部疼痛刺激;另外,颞上网络和中央前后回网络也是处理信息的重要脑区,其功能特异可能与疼痛敏感人群对疼痛刺激的耐受能力有关。以上两部分的研究结果都发现了白质区域和白质网络在疼痛加工过程中的功能改变,揭示了在持续性冷疼痛刺激过程中,下BIBW2992分子式行疼痛调控系统对疼痛信息的重要调节作用。整个过程涉及了丘脑-皮质回路中对疼痛信号的接受和传递、小脑和皮质脊髓束相关的疼痛规避和运动执行功能、DMN对外部疼痛刺激的调节以及负面情绪的加工处理过程。本研究的思路和结论将帮助未来的研究对疼痛状态下的白质功能改变进行更深刻的探索,对于临床上疼痛有关疾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并为改善疼痛引起的焦虑等负面情绪提供了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