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非小细胞肺癌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基本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3—10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门诊就诊且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46例作为患者组,其中气滞血瘀证确认细节组13例,脾虚湿滞证组12例,气阴两虚证组7例,阴虚内热证组14例;选取同期1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纳入者的粪便标本,用16S rDNGSI-IX作用A技术检测肠道微生态。采集纳入者的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blastocyst biopsyA)比较纳入者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属水平相对丰度前20的种系中,气阴两虚证组有6个差异性菌属,阴虚内热证组有4个差异性菌属,气滞血瘀证组有5个差异性菌属,脾虚湿滞证组有3个差异性菌属。气滞血瘀证组患者血清中的IL-12含量显著降低,气阴两虚证组患者血清中的IFN-γ含量显著升高,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特异的肠道菌群,罗斯氏菌属(Roseburia)、另枝菌属(Alistipes)可能通过调控IL-12、IFN-γ表达影响宿主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