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结膜囊细菌菌群状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招募2021-09/2022-08在西安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8~14岁青少年患者101例,其中配戴角膜塑形镜组51例及配戴框架眼镜组50例,均取右眼入组。比较两组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情况,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种类,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组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组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8.6%(35/51),配戴框架眼镜组培养阳性率为60.0%ABT-199浓度(30/50)(P>0.05),两组检出率最高的菌种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配戴角膜塑形镜组检出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率为:左氧氟沙星(98%)、莫西沙星(98%)、加替沙星(98%)、头孢呋辛(98%)、头孢硫脒(9LY-1880118%)、利福平(98%)、氯霉素(96%Prebiotic activity)、头孢西丁(95%)、克林霉素(80%)、庆大霉素(74%)、夫西地酸(72%)、妥布霉素(64%)、复方新诺明(26%)、美洛西林(10%)、阿奇霉素(6%),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结论: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结膜囊主要分离菌属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戴镜不会明显提高其结膜囊细菌阳性率。药敏结果对戴镜者发生眼部感染后的经验性用药可能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