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粒子负载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碳碳键氧化裂解反应中的应用

碳碳键的氧化裂解是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高附加值小分子化合物,并且在适当位置引入含氧官能团的重要方法。目前工业上碳碳键的氧化裂解主要采用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剂,能耗高且具有一定的爆炸风险。近年来,光催化分子氧氧化反应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良好的原子经济性,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C_3N_4(氮化碳)是由氮元素和碳元素构成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廉价无毒,易于回收,是一类理想的光催化剂。但是C_3N_4材料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光谱响应范围窄等缺陷。本文使用聚七嗪酰亚胺结构氮化碳(KNa-PHI)作为载体,通过负载Au纳米粒子(Au NPs)制备了可回收的多相光催化剂Au/PHI,显著提高了光催化剂性能。同时,以氧气作为氧化剂,在光驱动下高效的实现了炔烃C≡C键、邻二醇C-C键和木质素C-C键的氧化裂解。文章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以自下而上低温聚合的KNa-PHI作为载体,通过“阳离子交换-冷冻干燥-原位光还原”步骤,制备出负载Au NPs的氮化碳光催化剂Au/PHI。采用HRTEM、SEM、XRD、XPS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方法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阳离子交换,KNa-PHI的负电位点锚定Au阳离子,使后续原位光还原形成的Au NPs具有较好的粒径和分散度。同时冷冻干燥过程使催化剂粒径明显减小、表面沟壑褶皱增多、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催化剂与底物的接触和碰撞。此外,Au NPs还与KNa-PHI形成了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分离的异质结,其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能将激发波长扩增至可见光区间。改性后的Au/PHI在水相体系中呈现非均相便于回收。2.以Au/PHI作为光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在室温条件下,水为溶剂,使用氙灯(250 W)作为光源,实现了芳基炔烃C≡C键的氧化裂解,通过底物扩展实验以71%-92%的产率制备了15种芳基酸。此外,该反应体系以甲醇为溶剂,HCl O_4为酸催化剂时,可以发生串联的氧化/酯化反应,以48%-82%的产率获得了15种芳基酯产物。放大实验表明,在太阳光照射下该反应可以实现克级规模的转化,并对于氧化裂解和氧化/酯化反应该催化剂可分别循环重复利用10次和6S63845作用次而没有明显的活性损失。通过机理研究表明,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为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绿色氧化活性物种。3.以改性Au/PHI作为光催化剂,氧气作为氧化剂,在乙腈溶剂中使用氙灯(250W)作为光源,实现了邻二醇C-C键的氧化裂解,制备了15种羧酸化合物。该反应体系具有较好的底物适用范围,对于芳香族和脂肪族邻二醇底物均能以40%-91%的产率获得酸产物。反应在太阳光照射下可以实现克级规模的放大实验,并且催化剂在10次重复利用实验中没有明显的活性下降。通过探究机理实验发现该反应为自由基过程,其中超氧自由基(·O_2~-)和单线态氧(~1O_2)作为主要活性物种。4.以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为底物,考察了以Au/PHI催化剂前体Au-PHI作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CTAB水溶MRTX1133生产商液(0.6ωt.%)为溶剂,在氙灯(250 W)照射下的氧化裂解效果,过程无需预先还原金离子,可以在反应过程中原位制备Au/PHI,并参与反应。研究表明在水相体系中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C_α-C_β键可以在8小时内完全氧化裂解。该体系对5种β-O-4模型化合物均适用,并且催化剂在20次的循环实验中依旧保持了高活性。机理研究表明,反应过程中主要活性物种是超氧自由基(·O_2~-)。同时,该催化剂对真实木质素(木质素磺酸钠)同样具有较好催化效Histology Equipment果,能以25.5%的产率获得高价值的芳香族单体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