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根据目前现有的证据,采用细胞疗法或传统中医治疗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安全又有效。然而,经传统中医中的穴位注射干细胞以治疗PAD的短期与长期疗效尚未被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immediate allergy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通过非穴位注射(non-acupoint transplantation,NAT)或穴位注射(acupoint transplantation,AT)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s)治疗PAD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90名接受PBMNCs注射的PAD患者接受了评估。NAT组(n=45)接受常规的PBMNC注射,而AT组(n=45)接受经特定穴位的PBMNCs注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5(IQR,51.5-72.3)岁,男女比例为4.3:1。治疗1个月后,AT组的疼痛强度(用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评分评估)显著低于NAT组(均数±标准差,1.29±0.96 vs 1.76±0.82;P=0.02)。与基线数据相比,两组的VRS评分都有极显著的下降,并在随后的5年中持续存在(所有的P<0.001)。与基线数据相比,两组的踝肱MCC950细胞培养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在第1、3、6、Baricitinib体内12、36、60个月都有极显著改善(所有的P<0.001)。与NAT组相比,AT组的10年累积无大截肢生存率有所提高(81.9%,95%CI:71.3%-94.1%vs 78.5%,95%CI:66.7%-92.3%;P=0.77),无新病变生存率降低(84.3%,95%CI:77.1%-97.2%vs 86.6%,95%CI:74.3%-95.7%;P=0.82)和无总截肢生存率降低(48.5%,95%CI:35.8%-65.6%vs 64.0%,95%CI:51.3%-79.9%;P=0.15);这些参数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结论 在PAD患者中,经特定的穴位进行PBMNCs注射可能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辅助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