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瘤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优化诊疗和改善预后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肿瘤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模式的诊断价值和患者依从性, 以及MDT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PORCN抑制剂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肿瘤MDT门诊接诊的927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554例, 女性373例, 年龄(58.1±13.3)岁(范围:15~89岁)], 以及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677例患者的资料[男性396例, 女性281例, 年龄(63.6±8.9)岁(范围:32~9Transbronchial forceps biopsy (TBFB)5岁), 其中79例经胰腺肿瘤MDT讨论]。根据WHO 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和临床诊疗常规对入组病例进行分类GDC-0068半抑制浓度。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存活率, 使用Log-rank检验法行单因素分析, 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通过χ2检验进行生存率的比较。结果 927例讨论病例中, 诊断不明病例233例(25.1%), MDT门诊对109例患者(46.8%, 109/233)做出直接诊断, 其中98例与最终诊断相一致, 正确率为89.9%(98/109)。后期(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MDT门诊做出直接诊断的比例(36.6%, 41/112)较前期(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56.2%, 68/121)有所下降, 而诊断正确率(90.2%, 37/41)则与前期(89.7%, 61/68)基本一致。MDT门诊患者的总体依从率为71.5%(663/927), 后期患者的依从率(81.4%, 37/41)较前期(63.4%, 325/512)明显升高。经过MDT制定诊疗方案的胰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较未参与的患者有延长的趋势, 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2个月比30.2个月, P0.05)。MDT组患者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未参加MDT组(1年:88.6%比78.4%, P0.05;3年:32.9%比21.9%, P0.05), 但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比4.8%, P0.05)。结论 MDT门诊是较为准确、便捷诊断胰腺疑难病例的方式, 近年来MDT门诊患者的依从率有所升高。经MDT制定诊疗方案的胰腺癌患者有更高的1年及3年术后生存率, 但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结果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