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高达62.7%,营养丰富且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但常被丢弃或焚烧,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论文以紫苏杆为原料,采用氯化胆碱/尿素深度共熔溶剂法(DES)提取纤维素,超声辅助氯化胆碱/二水合草酸DES制备纳米纤维素(NCC),LGK-974通过SEM、FT-IR、XRD和TG分析其形貌、结构及理化性质,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研究紫苏Roxadustat分子量秆纳米纤维素降血糖、降血脂功能特性。研究结果可为丰富纳米纤维素材料来源,增强紫苏秸秆资源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紫苏杆为原料,采用氯化胆碱/尿素DES提取紫苏杆纤维素。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反应温度121℃,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纤维素提取物得率65.3%,提取物中纤维素含量达到73.82%。经结构分析及性能表征,提取物微观结构比紫苏秆更疏松、多孔,结晶度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2)以紫苏杆纤维素为材料,利用超声辅助氯化胆碱/二水合草酸DES制备纳米纤维素。单因素和响应面相结合,确定紫苏秆纳米纤维素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3℃、反应时间1.6 h、料液比1:20、超声时间28 min、超声功率400 W。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紫苏秆NCC得率达到90.2%。(3)紫苏秆纳米纤维素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结果分析表明,与紫苏秆纤维素相比,紫苏秆纳米纤维素疏松多孔,中位粒径213 nm,仍保持Ⅰ型晶体形态,热稳定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活性以及亚硝酸根离子、阳离子交换能力均显著提高。与小麦秆纳米纤维素相比,紫苏秆纳米纤维素持水、持油能力和亚硝酸根离子吸附能力更强,但乳化活性和阳离子吸附能力相对较低。(4)紫苏杆纳米纤维素对餐后血糖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紫苏秆纤维素、小麦秆纤维素和小麦秆NCC相比,紫苏秆NCC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最高。紫苏秆NCC抑制葡萄糖扩散的能力明显高于小麦秆NCC。当样品浓度为1.6 mg/m L时,紫苏秆NCC对α-淀粉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分别为66.17%、58.11%,淀粉消化率降低至40.2%。体外淀粉消化研究表明,紫苏秆NCC和小麦秆NCC在降低葡萄糖释放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浓度依赖性,但紫苏秆NCC比小麦NCC具有更高的淀粉消化率。(5)紫苏杆纳米纤维素体外结合能力和降胆固醇活性研究表明,紫苏秆NCC在中性条件下对胆固醇结合能力高于酸性条件的结合能力。p H值为2.0时,紫苏秆NCC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小麦秆NCC。紫苏秆纤维素,紫苏秆NCC,小麦秆纤维素、小麦秆NCC对胆汁酸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紫苏秆NCC>小麦秆NCC>紫苏秆纤维素>小麦秆纤维素。紫苏秆NCC对胰脂肪酶抑制活性随着浓度的增poorly absorbed antibiotics加,抑制能力逐渐增强,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小麦秆NCC。紫苏秆NCC释放的游离脂肪酸总量随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强于小麦秆NCC的释放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