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素与颗粒酶B在乙型肝炎不同免疫状态中的作用

穿孔素(perforin, PFN)是存在于细胞毒性细胞[又称杀伤细胞,包括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 CTL)等]的糖蛋白,颗粒酶(granzyme, Gzm)B是表达于杀伤细胞的小分子蛋白质。PFN和Gzm B贮存在细胞毒性细胞的胞浆颗粒中,在与靶细胞接触后通过胞吐而释放。作为细胞毒性细获悉更多胞所具有的2类重要效应分子,PFN和Gzm B在各种类型肝损伤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造成肝损伤的众多原因中,对乙型肝炎所致肝损伤研究较多。HBV复制与宿主抗病毒免疫的相互作用决定了HBCH-223191作用V感染的最终结果,PFN和Gzm B是病毒感染的病原清除和靶细胞凋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 (MSKI)亡重要的介导物质,在HBV感染的不同阶段,PFN和Gzm B表达水平呈现不同特点:在急性HBV感染期,CTL高表达PFN、Gzm B;在慢性HBV感染期,NK细胞、CTL表达PFN、Gzm B呈下调趋势;在重症乙型肝炎阶段,CTL表达PFN、Gzm B的上调可能参与HBV感染重症化。本文主要对HBV感染免疫阶段PFN和Gzm B在不同免疫状态中具体作用特点作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