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延伸因子2激酶(eEF2K)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研究

目的: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侵袭能力强,难以完全切除。现有的治疗方法只能适当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目标。近年来许多的研究selleck NMR表明eEF2k与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探索eEF2k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这或许可为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方法:(1)选取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作为对照组,胶质瘤细胞株U87及T98作为实验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瘤细胞中eEF2k的m RNA表达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瘤细胞中eEF2k的蛋白表达情况。(Dors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2)利用慢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株U87及T98,并通过绿色荧光表达丰度检验转染效果、western blot实验来验证转染效率。(3)采用CCK8增殖实验检测U87及T98细胞在不同时间段(0h、24h、48h、72h、96h)增殖能力的变化。(4)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及侵袭实验检测eEF2k对胶质瘤U87及T98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5)通过体内实验来进一步验证eEF2K对U87胶质瘤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将4周龄的裸鼠饲养一周适应环境后随机分成两组,U87组、U87-sh RNA组,于裸鼠右侧腋下进行注射,每隔5天测量一次瘤体大小,35天后处死剥离瘤体称重。结果:(1)与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相比,胶质瘤细胞株U87及T98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慢病毒转染72h小时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表达率为80%以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sh-con组相比,U87细胞的sh-1组、sh-2组、sh-3组eEF2k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01);T98细胞sh-3组eEF2k的表达量下降(P<0.001),而sh-1组、sh-2组细胞与sh-con组相比,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3)CCK8结果显示与sh-con组相比,48h后U87及T98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4)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sh-con组相比,sh-eEF2K胶质瘤细胞组的划痕愈合率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elleckchemP<0.001)。(5)transwell侵袭实验的结果显示sh-con组相比,sh-eEF2K胶质瘤细胞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6)裸鼠成瘤实验敲低eEF2K后和U87组相比,U87-sh RNA组肿瘤的体积及重量均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eEF2K在胶质瘤细胞中呈高表达,敲低eEF2K能够抑制胶质瘤U87和T98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