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曲霉Hsp70和HscA的抗原性、免疫原性及其潜在临床意义研究

研究背景:曲霉菌属是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机会性致病真菌,主要通过吸入的方式感染机体,由曲霉菌引起的侵袭性肺炎和血行播散性感染,称之为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或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其中烟曲霉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曲霉菌。IA是最致命的曲霉病,尽管真菌感染的治疗及护理手段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IA死亡率仍居高不下。IA的高感染率和死亡率,决定了其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治疗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由于烟曲霉感染没有较为特异的临床特征,细菌/真菌培养需要一定周期,因此IA的早期诊断较为棘手,易被误诊。有研究显示Sensors and biosensors,IA的误诊率可高达73%。近年有研究指出烟曲霉Hsp70和Hsc A分布于菌体表面并有可能具有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或介导免疫逃避的抗原表位,故此本研究对Hsp70和Hsc A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分别进行评估以探究其作为烟曲霉血清学检测候选抗原或疫苗靶点的潜点击此处力。方法:此次研究通过构建重组Hsp70和Hsc A质粒并利用原核表达载体表达重组蛋白,然后利用镍离子凝胶亲和柱进行蛋白纯化,注射纯化后的Hsp70和Hsc A于实验动物进行免疫。然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临床烟曲霉感染的患者以及Hsp70/Hsc A免疫后小鼠的血清/血浆中特异Ig G抗体及其Ig G亚型水平。此外,本研究利用体外试验,进一步探究经Hsp70/Hsc A免疫后小鼠脾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分泌模式。最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探究经Hsp70/Hsc A免疫后小鼠外周血/脾脏的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特征等。结果: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并免selleck抑制剂疫小鼠,经Hsp70或Hsc A免疫后小鼠外周血中皆存在识别烟曲霉菌体蛋白Ig G型抗体。另外,临床烟曲霉感染患者的Hsp70特异性Ig G水平高于未感染对照组(Hsp70 AUC=0.8400,cut-off值>1.089,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86.67%)。Hsp70免疫后小鼠的血浆中存在Hsp70特异性Ig G抗体,Ig G亚型分析显示Ig G1是其主要型别。Th1型、Th2型和Th17型的细胞因子均有分泌。Hsp70免疫后小鼠外周血/脾脏的B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而脾脏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同样地,烟曲霉感染患者中Hsc A特异性Ig G水平显著地高于未感染的对照患者(Hsc A AUC=0.9867,cut-off值>1.008,敏感度为96.00%,特异度为100.00%)。经过Hsc A蛋白免疫后的小鼠宿主外周血中亦可检测到可观的针对Hsc A蛋白特异性Ig G抗体,其Ig G亚型也主要表现为Ig G1型。该免疫小鼠体内亦存在Th1型、Th2型和Th17型的细胞因子分泌。经Hsc A免疫后该类小鼠外周血/脾脏的主要淋巴细胞亚群分类比例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中临床烟曲霉感染患者体内明确地存在针对烟曲霉Hsp70与Hsc A的抗体;通过检测外周血烟曲霉Hsp70和/或Hsc A抗体水平,在辅助判断宿主是否存在烟曲霉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Hsc A优于Hsp70;实验结果显示此两种蛋白皆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都可诱导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分泌和更好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包括高水平Ig G1抗体的产生;提示Hsp70/Hsc A具有成为诊断烟曲霉感染候选抗原及疫苗靶点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