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中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开花结实的影响Telaglenastat体内实验剂量因素及调控机制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ZTL是一种蓝光受体兼生物钟调控蛋白,也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的重要组成,可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植物的多种生理进程,如开花、光形态建成、生物钟信号输入等。为了解油茶CoZTL基因在油茶光形态建成和开花时间等方面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qRT-PCR和异源表达等手段初步了解ZTL基因在油茶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功能,并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其在油茶中潜在的互作蛋白,为探究和完善油茶的光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油茶CoZTL基因CDS克隆与其编码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通过分离CoZTL基因,将其翻译为蛋白序列后,通过在线工具Expasy、SOPMA和NCBI对CoZTL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和蛋白质结构进行分析,并对CoZTL进行同源序列分析及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CoZTL基因的CDS区长1 827bp,可编码60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分子式为C2947H4616N826O872S27,相对分子量66 435.70 Da,理论等电点5.78,是一种亲水且不稳定的胞内蛋白,该蛋白质初级氨基酸序列包含PAS、F-box和Kelch重复结构域,immune-related adrenal insufficiency同其他物种间的ZTLs蛋白序列相似度极高,在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与InZTL(Ipomoeanil)和NaZTL(Nicotiana at-tenuata)的亲缘关系较近。2.CoZTL在油茶的表达模式及CoZTL异源过表达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通过qRT-PCR技术测定CoZTL在油茶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的花芽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利用浸花法将CoZTL异源转化到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获得过表达CoZTL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比转基因拟南芥和Col-0、ztl突变体植株的下胚轴生长和开花时间。研究发现,组织表达分析显示CoZTL在油茶果壳表达量最高,不同花芽时期表达量分析表明CoZTL基因在9月中旬表达量最高。与野生型Col-0相比,三个CoZTL过表达拟南芥株系在长日照下初次开花时间分别推迟2d、2d和0.9d,开花时莲座叶数增加2.1、2和1.6;在黑暗条件下,各株系拟南芥的下胚轴长度几乎一致,而在弱光条件下,过表达CoZTL使拟南芥下胚轴长度相对于Col-0,分别增加2.2 mm、2.85 mm和1.8 mm,因此,过表达CoZTL可以使长日照条件下的拟南芥开花时间延迟,光依赖性的促进下胚轴伸长。3.油茶CoZTL蛋白的自激活活性检测及潜在互作蛋白筛选。对CoZTL进行自激活活性检测,并且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CoZTL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表明,通过培养基中添加20mM/L的3-AT可以抑制CoZTL的自激活活性。利用油茶酵母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筛库获得7条互作蛋白片段,分别为:aspartateamLY294002试剂i-notransferase cytoplasmic(AAT)、beta-galactosidase(β-GAL)、anther-specific protein LAT52-like(LAT52-like)、C2-DOMAIN ABA-RELATED 4-like(CAR4-like)、L-ascorbate oxidase(AO)、ubiquinol-cytochrome-c reductase complex assembly factor 1(UQCC1)、actin-depolymerizing factor 2(ADF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CoZTL表达模式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获得7种与CoZTL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片段,为CoZTL基因在油茶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