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鉴定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疾病,以肠炎和致死性水样腹泻为特征。2010年以来,由PEDV变异毒株引起的PED在中国大规模暴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全面了解PEDV不同毒株之间的遗传变异关系,有助于找出PEDV持续暴发的原因,并制定新的控制和预防PEDV感染的策略。为了解河南省现阶段PEDV流行趋势、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20年至2022年底所采集的腹泻病料进行检测,并对部分毒株S、ORF3基因及全基因组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致病性评价。1、河南省PEDV分子Regorafenib流行病学调查本试验对2020-2022年间收集自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场的65份临床样品进行PEDV RT-PCR检测,PEDV阳性率为29.23%,对PEDV阳性样品进行S和ORF3基因克隆并测序,获得了11条S和ORF3基因序列,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源性分析表明,本研究中PEDV毒株与其他代表性参考株S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1%,与其他代表性参考株ORF3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3.1~99.7%。基于S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4株PEDV均位于G2a支系,其余7株PEDV聚集成一个独立的亚支G2c,位置处于G1分支和G2分支之间。重组分析结果显示,G2c分支内的毒株可能来源于两个不同亚型PEDV突变体的自然重组。2、PEDV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将鉴定出的PEDV阳性样品接种Vero细胞连续盲传,盲传至第3代时细胞出现明显病变,表现为感染细胞肿胀变圆,折光性增强,产生空泡和合胞体。分离株在Vero细胞培养中连续繁殖,并通过RT-q PCR、细胞病变、病毒透射电镜以及免疫荧光鉴定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PEDV,将其命名为HN2021。HN2021在Vero细胞上的增殖曲线表明病毒接种后48 h病毒增殖达到高峰,病毒滴度为1×10~(4.6)TCID_(50)/0.1ml。3、PEDV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及致病性探究利用Gen Bank中公布的PEDV株序列对其进行全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一株毒株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5.6%~98.7%,属于G2a变异毒株。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通BLZ945浓度过RT-PCR进一步证实该分离株在207-373 nt的ORF3基因有较大的自然缺失,这在以前从未Medical tourism报道过。为了确定该缺失模式是否与HN2021的致病性有关,选择HN2021毒株进行后续动物研究,以评估其体内致病性。在致病性评价方面,受PEDV HN2021攻击的仔猪表现出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证实PEDV HN2021是一株强毒株。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河南省部分地区猪群中PEDV流行情况,进一步进行病毒分离,分析PEDV分离株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及遗传变异情况,为后续相关疫苗制备及疾病防治奠定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