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化州柚坐果和品质的影响

化橘红因具有止咳化痰等功效而备受消费者推崇。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是道地药材化橘红的基原植物。由于栽培技术滞后,导致产量低,是制约化橘红产业高质selleck产品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操作简便、高效安全的化州柚保果技术,是解决产业问题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针对化州柚产业低的问题,筛选优化化州柚保花保果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施用方法,系统评价化州柚保果处理后的安全性,以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并联合转录组学分析,初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诱导化州柚果实功能成分变化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化州柚谢花约75%时进行第一次保果处理,15 d后进行第二次保果处理,各处理均能提高化州柚的坐果率。对比分析不同浓度的油菜素甾醇(BR)、赤霉素(GA)、2,4-二氯苯氧乙酸(2,4-D)保花保果效果:其中以10 mg/L 2,4-D保果效果最好,坐果率达到14.28%,是对照的5.19倍;20 mg/L GA处理后坐果率为7.27%,0.05 mg/L BR坐果率12.05%,均显著高CCRG 81045体内实验剂量于对照。2.采用LC-MS/MS检测10 mg/L2,4-D保果处理后的残留情况,至果实采收期,果实上未检出含有2,4-D成分,表明10 mg/L2,4-D保果处理不影响果品安全性。3.采用2,4-D保果处理后,对化州柚果实主要功能成分含量产生一定影响。至果实正Brazillian biodiversity常收获期,化州柚果实中柚皮苷含量显著上升13.62%,野漆树苷含量显著下降54.76%,佛手苷内酯含量显著下降了44.07%,异欧前胡素含量显著下降18.09%;总挥发性成分上升15.42%,D-柠檬烯、β-月桂烯、γ-萜品烯等几个挥发性成分分别显著上升78.13%,48.46%,45.54%,产品整体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柚皮苷含量不少于3.5%要求。4.联合转录组学分析,表明2,4-D保果处理改变了柚皮苷合成通路上关键酶基因Cg PAL、Cg4CL、Cg7Glc T、Cg12Rha T表达,这可能是导致相关功能成分变化的原因,还后续需要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