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疾病伴随着炎症发生,炎症的过度反应可以引发动物机体多种疾病使得养殖业的发展遭受阻碍。目前临床上治疗炎症的药物大多以化学合成类药物为主,长期使用会引起如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而天然药物有着靶点多、高效、毒性低、不易耐药的优点。因此,从天然药物中探寻具有抗炎效果的化合物越来越为国内外学者们所关注。桑白皮(Mulberry bark)为桑属植物桑的干燥根茎,具有降血糖、抗炎、抗肿瘤等一系列药用功能,主要成分包括酚类、多糖和挥发性成分等。环氧合酶-2(COX-2)在结构上具有特异性,利用此特性可筛选拥有良好特异性且无胃肠道副作用的COX-2抑制剂。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建立了桑白皮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分子库,预实验表明该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桑白皮中的三种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与COX-2的结合能力以及成药性,筛选先导化www.selleck.cn/products/cobimetinib-gdc-0973-rg7420合物,探究先导化合物的抗炎活性,以期为兽医临床天然抗炎新兽药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分子对接以及ADMET和类药性的预测,初步分析三种化合物与COX-2蛋白的作用靶点以及成药性优劣;通过MTT试验筛选出三种化合物的最佳试验浓度,再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Short-term antibiotic模型,测量三种化合物对炎症介质NO的影响;使用COX-2抑制剂试剂盒筛选出效果最佳的先导化合物。首先构建LPS诱导的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和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采用Griess法、和HE染色法分别检测先导物干预后,炎症介质NO含量的变化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ELISA)测定先导物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阐明先导化合物的体内外抗炎活性;再使用角叉菜胶构建大鼠足肿胀模型,依据对其足部消肿速度的影响进一步评价该先导物的体内抗炎效果。本研究的虚拟筛选初步确定桑根皮醇与COX-2蛋白靶点结合最好且成药性最佳,结合酶抑制实验确定其为先导化合物;体内外抗炎试验结果表明,桑根皮醇显著降低ALI小鼠肺湿/干重比值,能够极显著降低TNF-α、IL-6、IL-1β和炎症介质NO的含量,促进IL-10的分泌,并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呈现出剂量依赖趋势;同时桑根皮醇能够显著加快足肿胀大鼠的消肿速度,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筛选出桑白皮中具有抗炎效果的先导化合物桑根皮醇,并且该化合物符合类药原则,有良好的成药性;同时体内外抗炎试验显示桑根皮醇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有较大开发潜力。本研究为兽医临床绿色天然抗炎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