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唑酮与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疗效的对比研究

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慢性失眠症已成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慢性失眠症的危害涉及多个方面,其不仅影响我们的情绪,还可能损害我们的认知功能。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其优点是起效相对较快,效果好,服用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副作用,此类药物大多存在具有成瘾性和selleck Barasertib耐药风险,影响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以及第二天的宿醉、乏力等缺点。曲唑酮等抗抑郁药也常用于治疗慢性失眠症,且已被证明对有其他药物禁忌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有药物滥用史的患者有效,但全面评估抗抑郁药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鲜有报道。因此,为了全面评估曲唑酮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焦虑和抑郁以及认知功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以慢性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曲唑酮和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曲唑酮治疗慢性失眠症RepSox细胞培养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目的比较曲唑酮与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的疗效,并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07月-2023年07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睡眠医学科和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失眠症患者69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曲唑酮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4周。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性别、年龄、iPSC-derived hepatocyte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月平均经济收入、疾病病程。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失眠严重程度、焦虑抑郁程度及认知功能进行了评估。采用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评估了睡眠质量和失眠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估了焦虑和抑郁程度,采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操作手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估了认知功能。比较了两组患者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以了解治疗效果。结果1.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基线临床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月平均经济收入、疾病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睡眠质量: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维度评分为(0.65±0.16)分,低于对照组的(0.87±0.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改善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为85.2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失眠严重程度:治疗后两组失眠严重程度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功能维度评分、注意力受损维度评分分别为(0.74±0.41)分和(0.46±0.12)分,低于对照组的(1.14±0.42)分和(0.70±0.38)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焦虑:患者的HAMA评分在治疗前后两组相比较改变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得分都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抑郁:两组在治疗后HAMD得分较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HAMD得分为(3.03±1.4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1.79)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认知功能: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各维度及总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注意警觉性维度得分(79.61±8.54)高于对照组(68.41±10.2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工作记忆维度、推理问题解决维度、认知功能总得分分别为(74.47±6.92)分、(82.39±8.62)分和(76.64±8.36)分,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乏力1例,头疼2例,头晕0例,胃肠道反应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14%,对照组患者出现乏力0例,头疼1例,头晕1例,胃肠道反应1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7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失眠严重程度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受损。2.与右佐匹克隆相比,曲唑酮在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抑郁程度、认知功能方面优于右佐匹克隆;在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失眠严重程度、改善焦虑程度方面与右佐匹克隆相当。3.与右佐匹克隆相比,曲唑酮在治疗慢性失眠症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右佐匹克隆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