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恒河猴单次肌肉注射新冠病biocontrol efficacy毒mRNA疫苗后观察14天,观察其可能引起的毒性反应,包括毒性反应的性质、程度、剂量-反应关系、时间-反应关系和可逆性等;判断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为评价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选取3.6~4.1岁的恒河猴6只,雌雄各半,按体重、性别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LNP对照组、疫苗组,每组各2只动物(♀、♂各半),双侧前肢三角肌多点肌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更多、空白LNP、疫苗(4剂/400μg),给药体积均为2 mL/只。临床观察:给药后密切观察6 h,以后每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14天。体重:药前、给药D2、D3、D7、D14称体重。摄食量:药前、给药D1~D2、D3~D4、D7~D8、D12~D13称摄食量。体温:药前、给药0.5 h、5 h、24 h、D3、D7、D14检测。眼科、心电图、血液学、血生化、尿液:药前、给药D3、D7、D14检测。所有动物均在给药D15用3%戊巴比妥钠溶液,体积1 mL/kg,在前肢头静脉注射麻醉后放血实施安乐死,并进行大体解剖及肉眼观察,发现异常情况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临床观察:各组动物均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和异常体征。体重:在给药D2,疫苗组♂3#、♀6#动物,空白LNP对照组♂2#、♀5#动物,生理盐水对照组♀4#动物的体重均一过性降低,降低幅度≤0.16 kg;各组动物其余时间点的体重均随时间变化稳定增加,增加幅度基本一致。摄食量:各组动物摄食量均未见异常。体温:给药后疫苗组动物体温均一过性升高,其中♂3#动物在给药0.5 h体温开始升高,在给药D3达到最高至39.7℃,升高幅度为1.2℃;♀6#动物在给药5 h体温达到最高至39.7℃,升高幅度为0.9℃;各组动物其余时间点的体温均未见异常。眼科、心电图:各组动物眼科和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血液学、血生化、尿液:各组动物血液学(含凝血)、血生化、尿液各指标均未见异常。大体解剖:大体解剖观察,各动物组织脏器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新冠病毒mRNA疫苗单次肌肉注射给予恒河猴4剂/400μg,给药体积2 mL,在15天观察期内所有动物均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但未见动物死亡,NVP-TNKS656试剂故新冠病毒mRNA疫苗单次肌肉注射给予恒河猴的最大耐受剂量(MTD)为4剂/400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