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家庭结构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HONDROCYTE AND CARTILAGE BIOLOGY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4—5月对上海市7所中学的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期创伤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和儿童焦虑性情MS-275分子式绪障碍筛查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情况、儿童期创伤的差异及其中介作用。结果 与核心家庭青少年相比,三代直系家庭的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794,95%CI:0.649~0.972,P<0.05),寄宿家庭的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高(OR=4.548,95%CI:1.113~18.580,P<0.05);隔代家庭和寄宿家庭的青少年在儿童期创伤问卷中情感忽视维度的得分更高(P<0.05)。情感忽视在隔代家庭和寄宿家庭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 父母和祖Pevonedistat小鼠辈在家庭结构中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与父母分离会使青少年感知到更多的情感忽视,进而增加抑郁症状的发生。[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3,25 (1):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