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解郁兴阳汤改善利培酮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P)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患病率接近1%,终身患病率为2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drugs,APDs)是临床中治疗SP的主要方式。APDs常见的副作用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selleck Naporafenib研究表明,82%男性SP患者服用APDs后出现性功能障碍,其中最主要的症状是ED。APDs相关的ED,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降低APDs服药依从性,增加疾病复发风险。临床观察发现,解郁兴阳汤对APDs相关ED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血浆代谢组学分析,进一步明确解郁兴阳汤治疗ED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改善SP患者生活质量,提高APDs服药依从性,为解郁兴阳汤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受试者来自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封闭男病房收治的服用利培酮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7例。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利培酮治疗且病情稳定的基础上,连续服用解郁兴阳汤中药汤剂4周。服用中药治疗0周和4周时,对患者进行夜间勃起功能监测(Nocturnal Penile Tumescselleck抑制剂ence,NPT)、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价(PANSS)、血浆代谢产物LC-MS/MS检测。受试者接受解郁兴阳汤治疗后,根据勃起功能改善情况分为2组。SR组(Sustimuli-responsive biomaterialsperior Remission)勃起强度和次数均有改善,IR组(Inferior Remission)仅勃起次数改善组为缓解一般组。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Kolmogorov-Smirnov法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据用?±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M(P25,P75)表示,使用非参数检验。频率、比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差异代谢物筛选使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差异代谢物分析使用变异倍数分析(Fold Change Analysis,FC Analysis)、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所有受试者在0周、4周进行NPT监测,出组勃起强度大于入组勃起强度中位数为(50%vs 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92,p=0.017<0.05),出组勃起次数也优于入组勃起次数中位数为(5 vs 4),两组也具有统计学差异(Z=4.322,p<0.0001);2.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经4周解郁兴阳汤治疗,受试者血浆差异代谢物改变显著,并且SR,组与IR组血浆差异代谢物差异显著;3.使用MSDIAL软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根据变异倍数分析(FC Analysis)、T检验、OPLS-DA模型得到变量权重值(VIP)筛选代谢物和分析代谢物变化,确定烟酰胺代谢通路和戊糖磷酸途径可能与解郁兴阳汤治疗利培酮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相关。结论:1.解郁兴阳汤能改善利培酮引起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产生;2.血浆代谢产物LC-MS/MS提示,解郁兴阳汤可能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烟酰胺通路和戊糖磷酸途径起到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勃起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