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的CT、MRI和PET/CT表现

目的 Cultural medicine总结原发性胰腺淋巴瘤(PPL)的CT、MRI和PET/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4例PPL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胰腺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上腹部MRI及全身PET/CT检查。重点分析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强化方式、周围血管情况、信号特点、胰胆管改变、累及范围,并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结果 4例患者中腹痛2例,黄疸1例,体检发现1例。发生于胰头3例,病灶长径5.2~11.4 cm。CT平扫呈低密度,MRI呈稍长DS-3201临床试验T1稍长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明显弥散受限,病灶轻中度均匀强化,1例出现坏死囊变,4例病灶均包绕周围血管,包绕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受累静脉狭窄2例。PET/CT均为明显高代谢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9.selleckchem RAD0012~21.3。术前影像正确诊断2例,误诊为胰腺癌1例、肿块性胰腺炎1例。结论 PP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加深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知可减少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