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是我国RepSox分子量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在保障我国食糖供给稳定中起Air medical transport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甘蔗生产过程中氮肥过量施用现象仍普遍存在,严重制约我国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生物炭为载体的生物炭基肥可作为土壤改良剂,具备一定减肥增效潜力。本试验设置减氮配施生物炭基肥处理组(N1BF1、N1BF2、N1BF3)和常规施肥(N1)处理,探讨在同一氮磷钾水平下,减氮配施生物炭基肥对甘蔗根区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及甘蔗农艺性状的改良效果。为蔗田减氮增效,优化施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减氮配施生物炭基肥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与纯施氮肥N1相比,生物炭基肥处理组土壤容重降低,土壤p H、孔隙度、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升高;土壤有机质(SOM)、全碳(TC)、碳氮比(C/N)、速效磷(AP)、速效钾(AK)、铵态氮(NH_4~+-N)、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总氮(TSN)含量,在生物炭基肥处理下均有不同程度提升。2、减氮配施生物炭基肥能调节土壤氮转化相关酶活性,提高氮素利用率。与N1相比,生物炭基肥处理组均显著提高甘蔗根区土壤脲酶(S-UE)、羟胺还原酶(S-HR)、亚硝酸还原酶(S-NiNSC 125973价格 R)活性,降低了硝酸还原酶(S-NR)活性。N1BF2处理脲酶(S-UE)和羟胺还原酶(S-HR)活性最高,N1处理硝酸还原酶(S-NR)活性最高。3、减氮配施生物炭基肥处理能调节甘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与N1处理相比,生物炭基肥处理组促进地下部生长主要表现为根长、根表面积、根系生物量增加;促进地上部生长表现为增加甘蔗﹢1叶叶绿素含量、氮平衡指数提高;甘蔗株高、茎径、锤度等农艺性状均不同程度提升。其中N1BF2处理对甘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促进效果最优。4、减氮配施生物炭基肥对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调节作用,并与生物炭基肥用量密切相关。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粘球菌门(Myxococcota)是细菌群落组成中的优势菌门。生物炭基肥处理组降低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群落丰度,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5、甘蔗根区土壤细菌群落、固氮菌群落变化主要驱动力为速效磷(AP)、速效钾(AK)、全氮(TN)。甘蔗株高、茎径、锤度、生物量等农艺性状与有机质(SOM)、可溶性有机碳(DOC)、酸碱度(p H)、速效钾(AK)、碱解氮(AN)、可溶性总氮(TSN)、全碳(TC)、碳氮比(C/N)、全氮(TN)、全钾(TK)、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显著相关(P<0.01)。主要结论:减氮配施生物炭基肥能调节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调节土壤酶活性,提高氮素利用率。调节甘蔗根区土壤细菌、固氮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调节甘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本研究有助于优化甘蔗施肥,也为生物炭基肥作为减氮增效土壤改良剂提供参考施用范围。